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型大学:访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李健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5年07月12日 作者:李玉成

中南大学日前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把创新型大学作为学校的新定位并写入党代会报告,在高校和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中南大学是本世纪初由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五年来,通过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资源,学校成功实现了1+1+1>3的聚合效应,综合实力迅速上升,被教育部领导誉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典范。今年3月,学校一举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八项国家科技大奖,居全国高校榜首。中南何以定位创新型大学,什么是创新型大学?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大学?如何建设创新型大学?记者最近带着这三个问题采访了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李健。

记者:何谓创新型大学?

李健:创新型大学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形式,是研究型大学的延伸和新发展。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创新型大学在办学理念上,把创新作为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上,更加着重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在科学研究上,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突出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在社会服务上,更加重视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学校管理上,更加注重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在校园文化上,更加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为天下先。

记者: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大学?

李健:这既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又是加快大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兴起对大学提出了新挑战。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它要求大学必须把创新作为新的使命和新的驱动力,重新确定自己的功能和定位。今年3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宣布,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大学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强大生力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有一批创新型大学作为依托和支撑。

记者:如何建设创新型大学?

李健: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全局,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首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大学的第一资源,充分认识尖子人才在建设创新型大学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建设创新型大学不仅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

其次,要把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放在第一位。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为什么中国可以在各种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物理竞赛中屡屡摘取金牌,却拿不到诺贝尔奖?关键是缺乏创新型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至少要具备三个能力,一是迅速获取最新知识的能力,要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所需要的国内外最新信息,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个能力至关重要。二是对知识进行加工提炼和创新的能力,这样才能把知识激活,为我所用。三是把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能力即创业能力。为此,要大力加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

第三,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进一步提高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大学在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性自主创新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一是大学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容易通过学科交叉形成新的生长点;二是大学的学术气氛比较宽松,有利于创新;三是大学有一大批流动的高智商脑袋,这就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研究生是科技创新的一支生力军。自古英雄出少年,历史上很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都是年轻人首先提出来的。

第四,要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按照创新型大学的要求,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创新型大学不仅要有大师,有大楼,而且还要有大气,有海纳百川和兼容并蓄的气度。要努力营造一种鼓励探索、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创新氛围。只有这样,各类创新人才才能脱颖而出,各种创新活力才能进一步竞相迸发。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