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吴晓林:在感动中升华青春和责任

来源:大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6年02月24日 作者:张子扬

并不宽裕的他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所得创立“阳光基金”,几年来,他捐出一万多元,帮24名濒临辍学的贫困学生留在了校园;他带队冒酷暑历时20天走遍200多个村组调查农村五保老人生活困境,并上书党中央引起关注。本报记者奔赴湖南,走近他,试图“解读”他。2月22日,自中南大学发回这篇报道—-

吴晓林来自莱阳农村,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没有固定收入,家里并不宽裕,不能指望从父母给的钱中捐款。可大话说出去了,为保证基金能建起来并长期进行下去,吴晓林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公式:阳光基金=稿费×50%+奖学金×40%+勤工俭学收入×30%+其他收入,这是他激励自己既要多干点事,又不能耽误学习。

刚开始批发来邮票和信封叫卖,当晚赚了7元钱再也卖不动了;改卖夜宵和钢笔,一个月还赚不到100块钱。

“最苦还是在担任校报发行员的时候。”吴晓林回忆说,在大一下学期,他既担任着学院办公室助理,还得负责四栋宿舍楼1003个寝室的报纸送递。“因为下课后要到学院办公室值班,我只能在其他同学吃晚饭时取来报纸送过去,这些楼最高有八层,每天下来总是精疲力竭,再加上错过了饭时,我常常是买点面包挡一下接着再去读晚自习。这样每月能挣100元钱。”

农村五保老人是最困难的群体

2月19日,我和吴晓林一起,乘轿车去湘潭县易俗河镇第三敬老院。大学四年本科的最后一个学期做论文,吴晓林就选择了自己组织调研过的农村五保老人供养问题,正好今天回访一下。下了高速,跨过一段十分颠簸的丘陵地段,吴晓林再也忍不住,下了车“哇哇”地吐起来。吐完了,他还调侃自己:调研实践时正赶上夏天最热的时候,当初6个人挤在一辆“叭叭”三轮车上倒没事,看来是坐不得好车。

到敬老院时,正赶上院长杨伯根赶集回来,他提着腊肉和新鲜的蔬菜,敬老院里的几位老人都笑呵呵地迎上前去。看到吴晓林,杨伯根显得格外激动:“涨了涨了,补助由每月60元提高到130元。老人们现在每天碗里都有肉和鱼,不像以前一个星期吃不上一回。”杨伯根又握着吴晓林的双手说:“听说你们调查完,就往上边反映了。你们办了个大好事。”

陈旧的黑瓦平房,内墙上还有退色的毛主席语录,每扇窗子的玻璃都有缺失。随吴晓林到了袁厚良老人的房间,一股霉味窜出来,房间里又湿又冷,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床上是一团黑乎乎的棉絮。在敬老院里转了一圈,吴晓林问怎么没看见李大爷?杨伯根说,老李走了。吴晓林一怔:什么时候?杨伯根说,就是去年夏天你们从这里走后十天,他化脓感染了。

这么快?吴晓林感到十分遗憾,他告诉记者:当时李老汉82岁,印象最深刻。虽然他右大腿肿得几乎比左腿粗两倍,但仍然乐于充当我们的解说员。当时我们问老人患病由谁照顾时,李老汉说“基本上由自己较近的亲属或邻居照顾,”他还指了指自己的右腿,“你看我这里”。因为有李喆、徐问两个女孩子在场,老人还很不好意思地说“我每天要换两个卫生巾,再用棉纱缠上。”老人告诉我们“1978年我的腿被水泥板砸了,穿孔流血,27年来一直没有舍得花钱治疗,到现在还流血流脓”。在我们的要求下,老人揭开棉纱和卫生巾,腿上硬币大小的三个伤口立刻淌出脓水,顺着老人的腿流到地上。“合作医疗是入了的,但是行动不便,不能去大医院看,只能忍着,就是去看了,这样的病也得花好多钱,咱也拿不起啊。”老人说。离别的时候,他一再叮嘱我们“希望你们反映一下情况”,眼里充满了期待。这也一直是我们进行不懈调研的动力。吴晓林说,经过20天,他们深入到长株潭地区的五个县区、200多个农村村组,取得了473户老人的资料,最后得出结论:农村五保老人因为无子无女、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等原因,他们吃的饭最差、穿的衣服最烂、住的房子最破,无疑是我国当前最困难的群体之一。“巨大的社会反差拷问大学生尤其是党员大学生的责任,让我们感觉责无旁贷。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关注困难群体。”我们感觉事情重大,就写了一封呼吁关注困难群体的信,连同调查报告和实践日记,一起寄给了党中央。“没想到民政部部长李学举给回了信。”吴晓林说,“李部长还夸我们调查深入、扎实,报告细致、生动。据说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将于下月施行,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农村五保老人生活问题。这说明我们这个调查的点是选对了。”

紧要时拉一把,他们就能捱过去了

2月20日,凌晨六点,天刚蒙蒙亮,我们就乘车赶往邵阳市绥宁县。吴晓林用他的“阳光基金”先后资助着这里的20名贫困学生。到绥宁有7个小时的路程,刚出长沙,又下起了雨,在车子里感到有些冷,睡不着觉,吴晓林就讲起初创“阳光基金”的事情。

“那是刚入学不久,我们召开了一个关于助学贷款的主题班会。全班30人仅有两个名额,不料当时却有7个人报了名。为了公平起见,学院要求报名者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陈述申请贷款的理由。”吴晓林说,轮到第五个发言时,这位来自河南的同学站出来说,既然那么多同学经济特别困难,我选择放弃。这让吴晓林很吃惊,也很受感动,因为他知道这名同学家庭情况确实很困难。“当时我脑子就很热,直接冲上讲台,几乎是吼着说,我要成立一个基金,帮助困难的同学,然后就噔噔地下来了。同学们愣愣地看了我好大一会儿。”

吴晓林便决定勤工助学。

2003年夏天,绥宁县暴发特大山洪。吴晓林当即联系当地一所小学,寄去800元资助了4名小学生。绥宁县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伍玉荣给中南大学写来感谢信,吴晓林此后就通过他进行资助。

下午一点多,车子到了绥宁,伍玉荣正等着我们。简单吃了点饭,接着赶路,弯弯曲曲又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终于到达枫木团学校。这是枫木团乡唯一的学校,从学前班到初三共638名学生,其中三分之一是贫困生。初三的学生杨刚和刘尚贤看到车子进校园就围了上来。吴晓林拿出200元钱给他们时,两个人都躲开不想要。硬塞到手中,刘尚贤忍不住哭起来,“谢谢吴哥,你帮助我这么多次。”

吴晓林转身去车上取带来的衣物时,杨刚悄悄地把一张叠成四方的横格纸递给吴晓林。打开一看,是封感谢信,字迹工工整整:敬爱的吴老师,我刚听说您的家庭也不富裕,资助给我们的钱也是省吃俭用攒的,真是太感谢了……看到是从作业本上撕下的纸,记者问是否是刚写的?吞吞吐吐了一阵子,杨刚说:“我从昨天晚上自习课就开始写,有很多话想对吴哥说,却又写不出来。想了一夜,今天上午又接着写,可写了10多遍总不满意,一本作业本都撕光了。最后一遍是中午乘别人都吃饭时写的。”

吴晓林告诉记者,杨刚的妈妈患有精神病,杨刚又在12岁的时候放鞭炮炸伤了右眼,生活仅靠杨刚的父亲打点竹子,家里几乎揭不开锅了,正欲让杨刚退学时,吴晓林给他缴了学费。“紧要时拉一把,他们就能捱过去了。只要能留在学校,就多了一分希望。”吴晓林平静地说。伍玉荣拿来一个档案盒,里面是受吴晓林资助同学的详细资料,仅在该县,“阳光基金”就捐出了6600元。

要“秀”但不是“作秀”

吴晓林的举动,也曾在中南大学引起很大争议。何杰至今记得那次争论。去年有一次,他和几名同学在宿舍传达室里聊天,看到吴晓林走上楼去,楼管人员随口说了一句:晓林这孩子不错。不料,一位本学院的同学却酸溜溜地说:好什么,完全是“作秀”。何杰和其他几位同学听了十分生气,便质问他:你知道吴晓林有多辛苦吗,为了一句承诺,他付出了别人几倍的努力。他是在“秀”,而不是“作秀”,他是在“秀”给大家看,带动更多的人奉献爱心。经过半个多小时争论,质疑吴晓林的同学终于认可了他。

对于这些,吴晓林总是一笑置之。“其实吴晓林也承受了很大的委屈。”2月21日,他的好朋友牛磊透露给记者一个秘密。大四上学期,吴晓林以学院第四名的综合成绩获保送研究生资格,投出申请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给他发来了复试通知,这是全国研究“三农”问题较为权威的院系,然而吴晓林却突然放弃了,他解释说是时间太紧了,自己没有把握能复试成功。但后来,牛磊才了解到,真实的原因是吴晓林前一学期的奖学金还没有发下来,他就从家里带来的2000元中“挪用”了1500元,当作“阳光基金”预支寄给了绥宁,而剩下的500元还有一整个学期要吃饭。被太多这样的事感动,牛磊等14位同学也先后加入“阳光基金”建设中。而对于调研农村五保老人生活并上书党中央一事,也有人认为吴晓林是为了出风头。对此,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彭忠益认为,吴晓林组织大家做这件事完全是出于对社会的关爱而“水到渠成”。吴晓林等同学进行实践调研,恰恰说明了他们有理想、有责任、会思考,他们是和谐社会积极的参与者。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