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委员喜闻司法财政保障机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法制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7日 作者:袁定波

“今年要加强对行政收费的规范管理,改革和完善司法、执法财政保障机制。”

温家宝总理的话音未落。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甄贞委员在她的本子上记下了政府这一庄严的承诺。

随后,财政部在提请审议的《关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明确中央财政补助94.9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公检法司部门装备购置和执法办案。安排补助基层法院办案经费40亿元(含2007年预留10亿元)。支持全面推开监狱体制改革,安排29.2亿元。完善并落实 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司法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基层政法基础建设,按照收支彻底脱钩原则全额保障政法部门开展重点业务工作所需经费,建立诉讼收费办法改革后法院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非常高兴,很是振奋人心,政法事业的发展肯定将会是花儿别样红",听到这些,看到这些,来自政法部门的委员,无一不这样向记者表达他们的心情。” 甄贞:数据彰显政府保障公平正义的决心

"预算报告示的数据,无疑有力地说明了政府在完善司法财政制度、保障公平正义上的决心和努力。"甄贞激动地说。

她说,公平、正义、人权保障等司法目标是否能够实现,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保障。从实践来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逐渐加大了司法财政投入以保障司法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都明显加大。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司法机关办公经费、办案经费以及差旅费保障标准。从这里可以看出,加大司法财政投入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了明确的标准。这个标准细到规定了一个基层政法干警每年的办案经费等。将司法财政保障制度化,才能更好实现司法的公平正义。

“研读财政部提交的审议报告,不难看出两大亮点。”甄贞说,一个亮点是,中央财政明确要对中、西部等少数偏远地区采取倾斜政策,专门拿出94.9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公检法司部门装备购置和执法办案。另一个亮点就是中央财政安排补助基层法院办案经费40亿元。

她认为,强调保障基层政法基础建设是很有必要也是必须的。基层政法机关是最贴近群众的,大量的矛盾纠纷需要通过基层政法机关来解决。而基层政法机关往往受地方经济发展的限制,财政保障很难落实到位。完善落实基层政法机关司法财政保障,有利于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

陈智伦:期待司法财政保障制度落到实处

“很是振奋人心,完全拥护,非常感谢对西部法院的支持!”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智伦委员按捺不住喜悦之情。他对完善司法、执法财政保障机制很是期待。

近年来,随着中央财政投入对西部采取的政策性倾斜,西部地区司法财政保障机制不断地得到改善。作为这一进程的见证者,陈智伦欣喜地告诉记者,四川省各级法院财政保障投入几年来都以翻番的速度增长,基层法院一年的财政保障平均有几十万元。人民法庭、审判庭改建、扩建,法院的办公条件、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法院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四川省尚未实现三级法院共同连网,但已基本实现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局域网络,实现了网络化立案和审判流程管理,法院系统内部审判管理系统得到了有效改观。

“但是,目前仍存在少数基层政府未真正实现收支彻底脱钩,往往因财政收入少,帐面上缺钱,而很难落实法院的财政保障,这是值得注意的。”他指出,必须将政府改革和完善司法、执法财政保障机制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收支两条线。

陈智伦说,作为司法机关,首先应完善自身制度建设,把司法财政投入按规定用到刀刃上,加强司法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真正迎来司法事业的美好明天。

胡旭晟:将改善司法经费紧张困境

“经费困难一直以来是困扰许多地方司法机关的一个大问题,有些情况下,又会演变成妨碍司法公正的问题,所以说司法财政保障很重要。”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胡旭晟委员开门见山。

他告诉记者,由于经费困难,曾经出现过法官、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用当事人的车辆、用当事人交的钱去办案,跟案件当事人、律师非正常往来等违规行为。近年来,司法财政投入已经有了很大改善,这次政府明确将改革和完善司法、执法财政保障机制作为2008年的工作任务,反映了中央对司法、执法工作的高度重视,其贯彻落实必将提升政法机关的司法、执法水平。

“司法财政保障工作越是到中、西部地区、县一级基层,越要注意落实。”胡旭晟说。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