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村官” 助推新农村建设
来源:新闻综合频道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07日 作者:--
在上海,通过每年三支一扶的招募和各区县的自主选聘,已有400多名大学生村官活跃在市郊的田间地头。最近,中组部又提出,要在5年内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这无疑是把大学生村官推上了职业化发展的快车道。来看报道。
这个小伙子名叫秦培,今年25岁。2006年7月,他从中南大学一毕业,就来到青浦区赵巷镇金葫芦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一年多来,他每天都会到村里的平安工作站坐一坐,接待村民投诉,为大家调解各类矛盾。
(实况:最近这段时间,绿化草坪里的垃圾比较多。明天肯定解决掉。)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情况,秦培还经常挨家挨户去串门,及时为大家排忧解难。村民羊金花患有慢性肾病,每月光药费就要600多元,由于无法干重活,女儿又在上学,一家人的生活很拮据,全靠丈夫每月一千多元收入来维持。秦培知道后,主动与羊金花结成帮扶对子,还及时向村党支部反映情况,最后帮她找到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
(村民 羊金花:他像桥梁一样,我们跟他反映,他就会到镇里面、(村党支部)书记那里给我们反映。)
秦培大学读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要找一份高薪工作并不难,可他却选择做一名月收入2000元的村官。小秦说,农村的事看似琐碎细微,但对村民而言,都不是小事。如果不予理会,很可能会激化矛盾;而如果处理得当,就有利于社区和谐。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
(青浦区赵巷镇金葫芦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秦培:就算你(单位)同行有100个人,但是我们现在金葫芦社区有6000多个人,6000多个人给你的认同,我觉得要远远大于100多个人。)
像秦培这样的大学生村官,正逐渐成为上海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目前,通过三支一扶招募和各区县自主选聘,全市已有400多名大学生在乡村任职。他们有的帮助当地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有的创办刊物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组织各类活动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还有的通过信息化手段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更重要的是,这批新鲜血液的输入,有效解决了农村干部青黄不接,文化程度不足等问题。
(李子骏 青浦区委组织部部长:农村现在都进行网络教育,农村村民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需要我们科学文化知识,要具备这些条件)
为了鼓励更多大学生到农村任职,上海各郊区县也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除设立培训、带教机制外,还在待遇方面予以保障,在奉贤区,全日制大专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年收入约有3万5千元,并由政府代缴社会保障金。
(盛梅娟 奉贤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对大学生村官中比较优秀的,我们也会一方面让他们尽快进入村班子,另外一方面也会选派到机关、事业单位,给他们更好的舞台。)
最近,中组部提出,要在5年内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乡村任职,这不仅能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也意味着,大学生村官将走上职业化发展的道路,并已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的高度。
(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冯小敏:这些年,我们从干部结构来讲,直接具有基层一线工作经验,特别是来自工农一线的年轻干部比较少。如果有这样一批青年干部能在基层滚上几年,这样一支队伍对改善我们党风班子的结构,包括我们今后担负起更重要历史使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目前上海共有1867个村,今年初步计划选聘1069名大学生村官,力争提前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
发展一支职业化的大学生村官队伍,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务实举措。它既有利于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就业,并且开辟了一条在基层培养人才的新道路,这对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意义深远。好,感谢收看新闻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