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湖南接收救治灾区伤员纪实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30日 作者:刘 麟 谢 瑶 杨 英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5月27日上午,65岁的四川地震灾区伤员李桂英激动地握着为她诊疗的专家黄伯云的手说。要为灾区伤员提供家一样的温暖。5月26日,湖南省委领导到医院看望转运来的四川灾区伤员时说:“湖南人民就是你们的兄弟姐妹,这里就是你们的家。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安心把伤治好,把身体养好。”

“湖南人民真热情!把我们照顾得这么好,真不晓得怎么感谢你们!”在长沙市湘雅医院接受救治的伤员郭佑华说。

“川湘两地情,有爱一家亲”、“湖湘儿女,永远和你们在一起”……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接收地震灾区伤员的湖南各大医院,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医院腾出最好的病房来安置灾区伤员,并将病房布置一新,铺上崭新的被褥和床单,还配备了电视机和生活用品。“我们为伤员准备了生活用品,还为每位伤员准备了面额30元的电话卡,让他们能及时向亲友报平安。”湘雅二医院一楼四川灾区伤员病区主管护师李红瑜告诉记者,为了让伤员们感受到家的温馨,医院还特意安排了一些四川籍医护人员和会讲四川话的医护人员,便于和伤员交流,并配备了4名心理专家进行心理疏导。

这是记者亲历的一幕。5月24日11时,130辆救护车提前进入长沙火车站站台,一字排开。救护车后面的担架也摆开了,医护人员等待着运送灾区伤员列车的到来。100余名武警官兵在站台上列队,他们将和医护人员、广铁集团工作人员一道,负责将伤员从列车车厢转移到救护车里。广铁集团长沙车辆段的工作人员排成一列,旁边放着钳子、起子等工具,列车到达后,他们要负责卸下部分车窗玻璃,方便担架抬出。

“来了,来了!”12时37分,列车稳稳地停靠下来。“这是一名重伤员,78岁,身体多处骨折,请先打开这扇窗户。”重伤员刘德秀在列车上一直输液。火车站的工作人员立即用起子卸下车窗玻璃,站台上的工作人员迅速将担架递进去。

站台上,到处都是抬着伤员疾步前进的工作人员,运送伤员的工作迅速顺利完成。

25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近30名医疗专家进行首次会诊,为48名灾区伤员精心制定了医治方案。该院收治的伤员中,60岁至82岁的老年伤员占50%以上,女性伤员占70%以上,四肢骨折伤员达90%以上,患有颅脑损伤、胸外伤、肾脏肝脏损伤等复合伤的重症病人占50%左右。针对伤员结构复杂、病情严重、救治难度极大的实际,专家们集中会诊,及时制定医疗方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在36小时之内把刚投入使用的功能、设备一流的外科大楼二楼作为灾区伤员特殊护理的“爱心病房”。“爱心病房”明确一名骨科教授负责,配备了32名主治医生,护理部派出了各科室最优秀的20名护士。

记者在该院采访时了解到,医院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了全新的整套生活用品,营养食堂定时将饭菜送到病人床前,职工食堂定时组织病人陪护人员吃饭,医院为每一名病人及其家属各发放100元慰问金。所有的生活用品、饮食及住宿费用由医院承担。灾区伤员入院1小时内,该院全面完成了对47名伤员的接诊会诊,对每一名病人拿出了详尽的诊疗方案。在临床救治的同时,医院积极对伤员开展心理援助,12名心理专科医生对病人逐个了解,确立重点巡视对象,他们还组织湘雅医学院的四川籍学生来病房做志愿者。同时,医院团委招募了400余名志愿者,统一派班,为伤病员提供生活护理。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