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夙愿——部分在湘治疗的灾区伤员参观韶山
来源:新华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12日 作者:陈黎明
11日上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13名灾区伤员如愿来到韶山。他们中的9名即将康复出院,4名病情已稳定。 “多少年了,这是我最向往的地方之一。”彭明坤家在绵阳市,右脚在地震中受伤,5月25日转到医院治疗。在医院,医护人员每天来仔细询问需要什么,犹豫了几天后,彭明坤道出心愿。 “其实在地震前,我们一家人就商量着要来韶山一趟。灾害一来,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平安已是万幸,我自己也认为这几年可能都没机会来了,毕竟还有那么多事要去做。”彭明坤说。 “除了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治疗条件,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尽力多为他们做点事儿。”医院党委副书记吴希林介绍说,医院进行了调查,48名伤员中期望能在治疗期间去韶山走一趟的伤员人数不少。赶在他们出院前,医院开始进行周密准备。 11日赴韶山的13名伤员,每人有1名护士陪同,4名主治医生也随车同行。8名伤员腿脚受伤并未完全痊愈,只能依靠轮椅行走参观。从毛泽东广场到纪念馆、故居,有许多楼梯,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四人一组抬伤员。 在毛泽东纪念馆内一道长长的楼梯前,42岁的伤员吴和兵犹豫了,他对满头大汗的医护人员们说,实在太辛苦你们了,能到外面看一眼我就满足了,要不就不上去了!“来一趟不容易,上面馆里的陈展内容更精彩。”医护人员们边抬起轮椅边说。 坐在轮椅上,张全贵老人不时向讲解员提出些小疑问。得知11日自己可以来参观韶山,天没亮他就起床了。他说:“我是1949年出生的。这次来,算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心愿。”看得出来,老人心里还藏着许多心愿:早日康复,早日重建倒塌的房子和家园……。但他说:“大家对我们这么好、这么关心,我是有勇气和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