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糖尿病患者的期盼
王维团队攻关创新异种胰岛细胞移植技术纪实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0日 作者:徐兰山 徐石平
编者按攻克糖尿病,是人类的重大期盼。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维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果,他们创立的异种胰岛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糖尿病引起国际业界专家的高度关注。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制定影响全球医疗服务行为准则的临床研究标准,这在世界卫生组织历史上尚属首次。这篇通讯介绍了王维团队攻关异种胰岛细胞移植技术历程,我们希望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动这项科技成果早日安全、规范地进入临床应用,成为万千患者的新福音。
11月21日,长沙。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卫生部主持召开的全球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国际研讨会,通过了针对WHO成员国异种移植临床规范的纲领性文件《长沙宣言》。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维团队起草、卫生部组织专家审定通过的《中国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草案)》,列为“国际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的重要蓝本。在这次会议上,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顶级专家,对王维教授在异种胰岛细胞移植治糖尿病方面实现的三大突破表示钦佩,对其近年为规范异种移植行业标准所做出的研究和探索,给予了极高评价。
后来居上的“先驱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全身代谢性疾病,WHO将它和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一起列为世界范围的三大难症,它也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我国糖尿病患者约4000多万,攻克糖尿病,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胰岛细胞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根治糖尿病的最佳手段之一,但由于同种移植的人源供体不能满足1%%的病人需要,供体匮乏成为无法解开的死结。因此,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异种移植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异种移植是指不同种属的个体之间的移植,而临床异种移植则是指将不同种类动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移植给人类。这既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医学伦理学界的国际性难题。长期以来,各国在这一领域的攻关屡屡受挫。国际异种移植协会主席RobinPierson先生在本次会上坦言,多年来,发达国家先后投入了近十亿美元研发,却收效甚微。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早在1995年起,就全力支持王维团队潜心于异种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经过4年攻关,王维团队实现了经肝动脉肝内移植猪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突破。在卫生部的批准下,1999年开始猪胰岛移植的临床研究。同年10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7届国际胰腺胰岛移植协会年会上,王维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2005年,王维又实现了创立更加安全的肝动脉移植取代门静脉植入法、发现不同人种抗排斥治疗中副作用有明显差异、探索异种与同种胰岛移植中不同的抗排斥治疗方法三项重大突破。王维团队所做的20例病例中,有18例获得显著疗效。同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9届国际胰腺胰岛移植协会年会上,王维关于猪胰岛细胞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报告受到高度评价。原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CarlG.Groth教授称王维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具有开拓性的工作”,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BernhardJ.Hering教授称赞王维教授为“异种移植的先驱者”。
张弛有节,理性把舵
为了寻找最优的供体猪种源,王维北上青藏高原,南下海南,行程数万里,到十几个省区的偏远乡村筛查了几十类猪源,确定了一批极具前景价值的猪种。
在用猪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取得了突破后,王维又花极大的精力完成了恒河猴等灵长类的实验。这导致了一些人的不理解,他们认为,猪胰岛的移植已在人体上获得了成功,WHO和国际异种移植协会又强调目前只有猪可以作为异种移植供体,再做猴子的实验没有意义。更何况灵长类动物移植实验设备要求高,在美国也仅有极少的实验室可做。王维说,猪胰岛移植虽然已获成功,但人体与灵长类动物的关联属性,使得有些参数只能在灵长类动物的实验中才能取得,缺乏它,课题就还有未知的死角。王维的坚持,使项目避免了功亏一篑的危险。在他的带领下,课题组克服诸多困难,在国内率先完成一次性大规模的猴群实验,完成了在恒河猴糖尿病模型新生猪胰岛肝内移植技术和抗免疫排斥治疗方案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宝贵的实验参数,确保了异种移植的安全可靠性。
创新在转型中深化
拥有一批国际先进水平成果,王维逐渐在国际业界获得了话语权。王维认为,异种移植既需要重大医学科研创新,是一项有伦理障碍要突破,同时具有极大商机的科技项目。这样一个关乎人类健康的重大课题,国际上却没有统一严格的规范,这是很危险的,同时也有悖搞这项科研的初衷。
2006年初,王维开始了由异种移植单纯的技术和理论研究向建立国际规范化异种移植临床前研究的相关研究转型创新,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制定异种移植规范的调查工作。同年4月,在长沙召开的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国际研讨会上,各国专家一致肯定,王维团队异种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及其实施的规范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并认为王维的成果将为制定全球性的规范条例提供重要借鉴。卫生部由此委托湘雅三医院王维团队起草《中国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
国家级的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迄今只有美国、英国和新西兰基本形成。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要开展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各项指标的定性、定量偏差大而复杂,难度可想而知。今年10月,王维团队提出的《中国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草案》,顺利通过了卫生部委托的专家组审定,使我国成为世界第四个、亚洲第一个形成国家级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的国家。在本次会议上,记者请RobinPierson评价王维团队的这项综合创新成果时,他十分肯定地表示:“世卫组织第一次在中国召开制定影响全球医疗服务行为准则规范标准的会议,特别是在长沙推出在异种移植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长沙宣言》,这本身就是对中国政府和王维团队的充分肯定,《中国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作为中国人在这一领域的重大贡献,将成为制定国际异种移植规范的重要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