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变身新型建筑用砖
贵州开磷集团攻破磷石膏综合利用难题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6日 作者:刘志强 童祥龙
本报讯 (记者刘志强 通讯员童祥龙)一车车比常见黏土烧制标砖外观更加规整的灰色砖块,从贵州开磷集团建设建材公司源源不断运往贵阳、遵义等周边县市。记者5月7日在该公司采访时了解到,这种“高强度耐水磷石膏砖”,自2008年批量生产以来,已向市场供应3200万块。
“高强度耐水磷石膏砖”是贵州开磷集团与重庆大学合作,经过10余年攻关研究,成功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接利用“二水”磷石膏采用“一步法”工艺技术生产的、可以取代黏土砖作外墙、承重墙的新型磷石膏标砖。这项成果彻底解决了二水磷石膏遇水软化的技术瓶颈,成功破解了磷石膏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既为我国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又可减少用黏土烧砖对大量良田好土造成的破坏。
磷石膏是磷化工企业在磷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目前全世界磷石膏年排放总量上亿吨,我国约为3000万吨。磷石膏含有磷、氟、有机物等有害杂质,露天堆存既占用大量土地,又容易对土壤和地表水造成严重污染。长期以来,国内外都在寻求磷石膏综合利用途径,先后开发了利用磷石膏生产水泥、水泥缓凝剠、非承重墙体材料等,但都因生产成本高、产品应用面窄、技术成熟度低、磷石膏消耗量小等原因,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我国每年新产生的大量磷石膏,只有10%被综合利用,磷石膏的处置成为企业的沉重负担和制约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据介绍,开磷集团这种高强耐水石膏砖97%的原料为磷石膏,目前企业年生产能力为3亿块,今年6月下旬年产5亿块的生产线将全面建成,到明年初可达到11亿块的产能,届时每年可消耗磷石膏及黄磷渣约230万吨。开磷集团负责人王国维给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企业每年排放磷石膏约350万吨,堆放场地的土地费每年约1200万元,处置每吨磷石膏的管理和运行费约24.5元,现在实现大规模综合利用后,不仅大大节省了费用,企业卖砖还可年获利4000多万元,同时,节能和环保效益十分显著。
记者了解到,开磷集团还在该研究成果基础上,与中南大学合作进行了以磷石膏为主要填充物的磷矿山充填采矿法试验,并已取得显著成果。固化后的充填物具有沥水性好、强度高等特点,既提高了矿山地下资源开采回收率,有效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又为防止矿山地质灾害,恢复生态环境找到了一条经济可行的路子。2008年,该采矿方法获得“全国化工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