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中外名校“当家人”论高校发展

来源:人民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3日 作者:孙亚斐 王莉

9月21日,在兰州大学刚刚结束百年校庆的活动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等百所国内外高校的校长于当日离开兰州。然而,他们在此前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学发展不应急功近利

在校长论坛上第一个发言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党委书记程天权。这位中国著名高校的书记开场就提出,如今的大学已经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也不是纯粹意义的“精神家园”。随后,程天权提出了大学目前在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方面存在的三种问题:一是大学服务理念上重“眼前”、轻“长远”。大学科研成果强调实用对今天的社会发展可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视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暂时“无用”,以及它对明天的社会发展必将产生的长远效益。二是服务内容上重“技术”,轻“思想”。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服务社会偏重于理工类大学以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而忽视人文社科类大学以思想理念、学术文化对社会和文化的引领,出现科技进步道德倒退的现象。三是服务层次上重“全面”,轻“特色”。不论是综合性全国大学,还是专科性地方大学,在服务层次都追求“全面”,都不加区别地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当做自己的使命,服务没有分工侧重,更没有特色专长,“千校一面”现象十分普遍,资源重复浪费尤其严重。

程天权认为,大学不可能是全科全能的,也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所有问题。大学需要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寻找社会服务的结合点,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社会服务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大学发展不能盲目攀比跟风

“大学的责任是什么,这个问题每一所大学都无法回避。”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说。他认为,大学的责任说大一点就是为强国而奋斗,说小一点就是要为强省或者强市而努力。大学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先导,强国必须有强校。从权威的机构发布的世界前一百所大学排名可以看出来,一所高校对当地城市的发展影响力非常大。如今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很大,但如果西部没有大学,这种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高文兵认为,大学在省域担负的历史使命无非6大功能,分别为:为本地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提供知识服务;引领区域思想文化潮流;支撑政府决策;随区域发展提升自身,这6项功能每一个都与服务区域经济紧密相连。高文兵表示,现在有些大学面对发展,不能冷静的审视自己,从科研项目的立项到不遵循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采用盲目扩大的方式进行研究工作。大学绝不要和别的大学攀比,盲目跟风,好高骛远,别人的道路不一定适合自己,要找好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道路,要把自己有的做到最突出。

要加强科研培养体系建设

“大学在服务区域经济的时候,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资源。”这是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对大学发展的一个概述。他认为大学功能的本质应当把校园狭窄的文化变成宽广的文化校园,大学在为地方服务当中,形成大学自身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也是大学发展内在要求,只有主动服务地方、引领区域发展、才能有效拓展办学空间,增加办学资源,以产业需求和社会发展带动大学的内涵提升,不断为大学注入新的活力。

欧进萍随后也批判中国大学只负责4年本科教育,忽视能力培养的现象。中国的大学在如何发挥学生作用的考虑上明显欠缺。大学之所以长久不衰的原因就是服务社会,满足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单纯为企业培养紧需人才,而是要加强科研培养体系的建设,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科研人才,间接性为企业服务。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