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创新·合作·共赢

——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10年回望(下)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作者:马波

“创新、合作、共赢”是10月16日即将举行的中国昆明大院名校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的主题,同时,也是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10年历程获得的经验和体会。

省院省校合作是云南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产物,10年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合作机制。

一是,成立了专门机构。为形成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省院省校科技合作的顺利推进,1998年,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由主管科技的副省长任组长,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发改委等七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协调领导小组,同时,省科技厅、教育厅、人事厅分别设立了三个办公室,使省院省校合作工作步入了日常化和制度化。

二是,设立专项经费。云南省财政从1998年至2008年每年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开展合作工作。1998年,省财政投入8000万元,带动1.39亿元社会投入,到2008年,财政投入3300多万元,带动6.3亿元社会投入,带动比例由1∶0.7扩大到1∶18。

10年之间,云南的省院省校合作从单一的技术、人才合作,向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科研基础设施等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的深层次推进,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逐渐成为整合省内外产学研资源,凝聚各种创新要素于云南省企业的重要平台。

以昆明机床股份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学合作为例,由起步时技术、人才的合作,拓展到如今以资本、产权为纽带,向人才、技术、资本要素优化配置的深度紧密型结合,不但促使昆机成为较大交大产业基地、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还联合成功上市,极大拓展了企业的市场发展空间。

再比如,云南企业与四川大学的合作。从刚开始承担3个省院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发展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长期自主合作,多年来共开展合作项目150项。如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在与中南大学的合作中,不仅共建了中南大学产业化基地,还引进中南大学高级人才进入企业领导层,从项目合作上升到了双方相互融合、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高层次合作阶段,使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为年产值过10亿的大型民营矿冶集团,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实现产值17.07亿元、利税3.86亿元的好成绩。

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十年成效的取得,与合作理念更新、合作机制创新密不可分,由最初的“借船出海”、“借脑发财”、“为我所用”,发展到现在以总体发展战略为先导、共同发展为牵引,各方通过深化合作,实现了有效的互补、交融和共赢。正是这种理念的跨越、机制的创新,推动合作成气候,扩规模、宽领域、高质量、深层次,使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从单纯的项目合作,发展到项目、人才、平台、资本的全方位合作,从点上合作发展到以企业为载体的整体合作,从技术合作发展到战略合作,极大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极大提升了院校知识创新能力和科研支撑条件,最终推进了云南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全社会创新发展,而企业、院校、政府通过共同参与合作实现了双赢、多赢和共赢。

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实施十年,构筑了云南省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的合作开放大平台,扩大了全省科技工作的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显著提高了云南省科技创新能力,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