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党员干部培训重在“实
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2日 作者:李伦娥
建立学习型党组织,保证每个党员干部都有一定的学习培训时间,让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的高校费尽了头脑。但中南大学创造性地采用学分制的形式,提倡研究性学习,难事不难。学校的党校今年春季准备办培训班,计划招收100人,可现在报名的已有160多人了。
中南大学有党员1.9万多人,支部700多个,其中处级干部400多人。以往,负责全校党员干部培训的党校,每年都因为无法完成培训任务而头疼。做了20多年党校负责人的唐建华为此很是苦恼,他和同事们苦苦寻找对策。“我们对学生搞学分制,党员干部的培训能否借用?”唐建华说。
2006年,学校下发文件规定,处级干部每人每学年完成40个学分,科级24个,普通党员12个;参加校内外培训、中心组学习、个人撰写发表相关文章等,都可以折算成相应学分,还可以在网上党校自学。学校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定期公布个人学分、未完成学分任务的必须补学,对党员领导干部实施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并将培训学习与晋升、评优挂钩。
学校党委书记高文兵倡导研究性学习,从工作实际中凝练问题,通过课题招标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学习,从而调动大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少讲大话,但求实效。”高文兵说,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其主要目的不是让大家成为理论家,而是要有理论指导实际的自觉。
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校这些年承担和完成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如国家“973”重大项目提高铝材质量的基础研究、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等,都是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
实施学分制,倡导研究性学习,党员干部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党校共办各种培训班382个,培训6万多人次,另有182人次参加校外培训学习。学分制实施后3年,412名在职中层管理干部,完成学分要求的达到75%以上,比上一任期翻了一番。有的学术骨干无法脱产学习,党校就送课上门,如遗传中心党支部,党校单独为全中心员工开设8个专题系列党课,学术带头人夏家辉院士亲任支部书记,并亲自上党课。
《中国教育报》2011年2月12日第2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1-02/12/content_42055.htm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