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任彩萍:肿瘤战线挥洒巾帼风采

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0日 作者:周涛

在与肿瘤抗争的伟大战线上,活跃着这样一个年轻的身影,平素时尚而充满活力,工作时又是出了名的“工作狂”,知性而严谨。她就是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分子病理室副主任任彩萍。

1995年,22岁的任彩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硕博连读,师从姚开泰院士,在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上打下了扎实的功底,毕业后即留校继续相关研究。

2000年10月,她远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Thomson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在世界上首位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的美国著名科学家James A Thomson教授指导下从事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工作。“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学习学习再学习。”学术上不断加强学习,科研上持之以恒,使她成长非常迅速。如今,她已经成为中南大学肿瘤专业青年骨干之一。

近5年来,她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参与申请专利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tem Cells、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篇,深获好评;她热心教学,承担多门课程,强调教学质量,注重教学效果,勇于开展教学改革,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培养十多名研究生,参编教材专著四部,先后荣获“茅以升科研专项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

此外,她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担任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理事、湖南省生物医学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癌变与侵袭原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癌变原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胚胎干细胞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并兼任国际知名期刊BMC Cancer、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等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

目前,任彩萍主要从事干细胞研究和鼻咽癌变分子机制方面的工作,并且进行了一些较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开拓性工作,她带领她的团队创造了该领域内的多个“首次”:她首次创立了高效的人胚胎干细胞基因操作平台,其转基因效率较以往文献报道的提高约千倍,RNAi效率大于80%,为进一步研究人类基因功能和探索人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定向分化等分子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国际权威期刊Stem Cells和国际重要期刊Mol Biotechnol;她在世界上首次克隆并命名了一个人类新基因HESRG,并发现其在人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胚胎发育、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重要期刊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部分研究仍在继续深入中;她首次发现了小鼠正常鼻咽上皮和人鼻咽癌组织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标记滞留细胞,为鼻咽癌可能起源于肿瘤干细胞这一国际重要假说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重要期刊Histochem Cell Biol;她还首次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方法构建了鼻咽癌细胞系的消减文库,从中首次筛选发现Flotillin-2、Caveolin-1可能为鼻咽癌转移相关基因,有助于进一步探讨鼻咽癌早期转移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重要期刊Cell Oncol等。

说到自己的工作,任彩萍反复强调:这项研究任重而道远,只愿在人类抗击肿瘤的漫长战线中,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足迹!

原文链接:科学时报2011-3-10 A7 人物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3/242270.html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