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医院打造“急救知识宣传文化墙”
来源:健康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3日 作者:武海亮
意外伤害的第一时间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急救黄金时间,而我国民众由于普遍匮乏急救知识,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伤亡。为提高公众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和水平,湘雅医院急诊科护理团队紧密结合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打造具有湘雅特色的“居民急救知识宣传文化墙”,受到了病友的广泛好评。
家住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的5岁儿童陈星,在吃零食时不慎将花生卡在喉咙,出现呛咳,伴有面红、气促现象。家人立即将其送到湘雅医院急诊科,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陈星捡回一条性命。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陈星这么幸运。事实上,类似的因意外伤害而致死的新闻常常见诸报端。
有专家表示,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相关信息报道,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约70万人,排在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也是1到34岁的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对此,湘雅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小刚教授指出:意外伤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急救黄金时间,而我国民众由于普遍匮乏急救知识,因此导致了较高的致死致残率。
在李小刚看来,加大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急救技能已经刻不容缓。在前不久急诊科专家组组织的一次社区急救知识宣传活动中,其中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95%的社区居民不能正确掌握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巧。
“这个结果简直是让人触目惊心,当然也让我们更加感觉到这面‘文化墙’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湘雅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李丽口中所指的“文化墙”,就是湘雅医院急诊科护理团队在打造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一个创新亮点——具有湘雅特色的“居民急救知识宣传文化墙”。
李丽介绍,该文化墙主要以急救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同时含有“如何看急诊、什么病挂什么科、入住院须知、医护风采、护患沟通园地”等版块,“急救知识主要侧重于家庭式的急救技能,主要有常见危急重症的家庭急救、常见急性中毒的家庭急救和常见损伤的家庭急救,当然也有火灾急救、毒蛇咬伤急救等常见类急救知识”。
文化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堆砌,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乎每一张宣传栏里都配有图片,既有实际操作演示图,又有网络卡通图,视觉上不觉得枯燥;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字较为简练且容易理解。在“基本生命急救术——成人心肺复苏流程”一栏中,记者发现共有六张演示图,步骤简洁明了,且每张图都配有一句话解说,看上去十分易学。
如何既保证急救知识的专业性,又要贴近普通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让他们看得懂、学的快?谈到文化墙的制作过程,李丽护士长坦言当初费了不少心思。据介绍,该文化墙由急诊科牵头,经过前期论证、讨论,最后确定以护理团队为主导,具有丰富急诊经验的教授参与指导的方案。在准备阶段,急诊护理团队进行了1年多的调研、考察,多次到国内大型医院进行“取经”;在制作阶段,从文案到排版,从演示操作到审核定稿等各个环节,几乎是全科总动员。“很多专家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供给我们,给我们很大帮助”,在李丽护士长看来,这不仅是急诊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湘雅的结晶。
文化墙的布局也是很有“讲究”的。据李丽护士长介绍,在急诊一楼大厅悬挂的主要包括“如何看急诊、什么病挂什么科、入住院须知”等板块,还有一些简单的基本急救知识,“考虑到患者在一楼逗留的时间较短,所以我们在一楼放置的基本属于‘快餐类’信息”。而在二楼,悬挂的则是“医护风采、护患沟通园地、家庭急救详解”等板块,“患者住院留观期间,在时间安排上不怎么紧凑,可以自己有选择性的进行深入阅读,对于陪护的患者家属而讲,时间上则更为充裕”。
“我们这个文化墙从今年5月份开通以来,受到了业界同行的高度关注和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李丽表示,“很多业界同行在参观完我们的文化墙后,直接找我要电子版,表示要带回去学习。”记者在急诊科留观室看到,文化墙边不时有病友和家属驻足观看,并拿出手机拍照。李丽介绍,她们会不定期安排护师进行讲解,对病患及其家属进行急救知识教育。
“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急救技能,大型公立医院的急诊团队应当承担重要的作用。”湘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李湘民教授表示,急诊科近年来积极进社区、进校园,在基层广泛开展急救知识宣教及培训活动,在提高社区居民、大学生以及社会公共服务人员的急救技能水平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来源:健康报网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318667&cat=0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