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拉巴:深情系阿里 雪域建功业

来源:新职业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4日 作者:——

拉巴,女,藏族,1985年出生,2007年6月毕业于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2007年5月,考上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同年8月受组织部门安排到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物玛乡人民政府从事文秘工作。2009年因工作需要,调到改则县委办公室工作。2011年6月当选改则县改则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素有“千山之祖、万川之源”之称的阿里高原,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西藏平均海拔高、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艰苦的地区。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为摄氏零度,含氧量最低不足40%,堪称“西藏高原之巅”、“世界屋脊的屋脊”,同时也被称为“生命的禁区”。改则县处于阿里的北部,2010年修建水电站,才使县城摆脱了无常规电源的历史,而至今各个乡镇用电仍靠光电。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拉巴用自己的执着和坚守,把无疆大爱倾情播撒在雪域高原,在基层平凡岗位上谱写着别样的“美丽中国梦”。

○ 铭记使命,坚定信念,筑牢梦想根基

西藏作为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建设的前沿阵地,区域广大,情况复杂。作为一名全力支援家乡建设的干部,在工作中,拉巴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同时通过系统而全面的学习,掌握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阿里的区情、社情、民情和边情,为工作的顺利开展筑牢根基。2008年6月,拉巴前往物玛乡布孜村蹲点,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加强团结,促进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她与值勤人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并在当地连续作战近1个月,卓有成效地完成了维稳工作。

2009年7月,拉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既代表了一份荣耀,同时也代表了一种责任,意味着无论前面的路如何艰难险阻,也要义无反顾。她常常警戒自己,要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勇敢承担起边疆基层赋予的重托,不断筑牢梦想之基,用实际行动诠释作为一名党员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 克服困难,扎根基层,汇聚圆梦力量

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开展工作困难重重,实现梦想之旅,并非一路坦途,一帆风顺。拉巴对此做好充分准备,也满怀信心,振奋精神,扎根基层,不断汇聚圆梦的力量。

改则县地处羌塘草原腹地,平均海拔4700米,含氧量仅为海平面50%左右,年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全年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超过200天。拉巴刚来的时候,改则县城都不通电,家家户户甚至政府机关只能用发电机或者太阳能照明。刚去阿里工作时,同行的有一位和拉巴一样刚从大学毕业的男生,一路坐车过来只能远远看见一两个牧民的帐篷,看不到几个人影,尽管男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有预料到这里的环境竟然比想象中还要恶劣,他哽咽着对拉巴说,这么荒无人烟的地方怎么让人生存,想想都觉得难以坚持下去。但严峻的现状并没有吓倒拉巴,反而激发了她一定要为这里做实事的决心和信心。“遇到困难,知难而退,一向是懦夫的行为;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必定是勇者的选择。”这是拉巴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她是一名在困难面前永远不会低头的勇士,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刚强,穿梭于那片她深爱着的每一寸土地。

因为冬天长年下雪,从拉萨到改则的路经常不通,而改则各族干部群众所需的各类货物都要从拉萨、新疆等地进货,导致经常断菜,只能购买方便面和糌粑来维持生计,在乡镇工作的同志之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方便面加鸡蛋是营养餐”。刚分到镇里工作时,整个行政编制15个左右人员中女干部只有两个,另外一名女同志因病常年在拉萨、内地治病,工作重担便几乎全部压在拉巴一个人的肩上,但她却从未说过一声苦,喊过一次累。

2008年的一天,拉巴跟同住的四川籍女孩下村蹲点后回镇上休息,他们在村里早已吃腻方便面,想在镇上自己做饭打打牙祭,便去镇里的同事家里借点菜。当时大雪封山,同事也只剩下一棵卷大白菜,虽然只要了几叶“珍贵”的大白菜素炒,但拉巴还是吃的津津有味。同行的女孩想起生活的辛酸,吃着吃着泪珠便止不住往下掉,拉巴强忍心中的酸楚和她开玩笑说,有新鲜蔬菜吃,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在阿里的生活确实很艰苦,但是想到可以更好地服务家乡群众,拉巴心中就充满了力量,那些心中不快也就很快烟消云散。

○ 心系群众,关怀民生,诠释梦想价值

这阿里工作的六年时间,拉巴的脸上已经深深地刻上了高原的符号,她白皙的脸庞上印着高原红、紫绀的嘴唇略有干裂、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依稀可见血丝。她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里,时刻关注民生情况,不惧高寒缺氧、身体受损,挑战生命的极限,走遍物玛镇所辖7个行政村的每一个角度,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梦想的价值。

为了尽快掌握全县详细情况,拉巴从进藏上任伊始,就克服高原缺氧的困难,不辞辛苦,对全县7个乡镇进行了走访和调研,足迹遍及了改则县40余个村,与乡镇领导、与农牧民群众促膝交谈,了解他们的安危冷暖,倾听他们所思所想,聆听他们的意见建议,掌握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她每到一处都说自己就是藏区的女儿,藏民的孩子,言语切切,心意诚诚,很快就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牧民们都把她当做知心朋友。

阿里的冬季漫长而又严寒,当地民间有句俗话“十一月(藏历)大地冻裂,十二月石头开口”,大风大雪犹如家常便饭,来势凶猛。进出改则县的路很不好走,雪灾、大风随时考验着路人的意志,拉巴也早已习惯一路上的挨冻受饿。2010年5月,因工作需要,拉巴冒着大雪到牧民家里开展蹲点工作,所乘汽车陷进雪地里动弹不得,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顶风冒雪2个多小时终于将汽车拖了出来,再回到车上时,拉巴双手手指头已经冻得无法弯曲。

拉巴始终保持公仆本色,时刻关心群众的冷暖疾苦,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针对当地思想观念落后,法制观念淡薄的现状,她曾在2008年6月、2009年5月等多个时间段亲自下乡到物玛乡的布孜村、扎果村进行了短则几周,长则数月的蹲点,她在当地走村入户,送法下乡,了解民情,一走就是几个小时的山路,饿时吃一些糌粑,渴时喝一点酥油茶,几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大圈,显得已经疲惫不堪,但一想到可以更好地落实各类惠民政策、法律知识的宣传,并督促群众搞好社会稳定工作,及时解决群众疾苦,拉巴感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拉巴对自己的“中国梦”也有着别样的见解,“我的中国梦就是希望我们西藏发展的越来越好,缩短与内地交通和经济方面的差距,同时继续保护好美丽西藏,让它永远成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人民可以安居乐业,早日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多次获得的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拉巴平静地说:“在阿里这片热土上工作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第二生命。农牧民的期待就是我最大的动力,也是我作为一个基层党员干部永远的使命!”(中南大学供稿)

注:本文同时被《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2013年第9期转载

来源: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 http://www.ncss.org.cn/tbch/mxqf/jc/274242.shtml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