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换心肺十年了,长贵生活怎么样

来源:健康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0日 作者:王燕松 颜秋雨 王建新 张霜

嘴角含着笑,眼角噙着泪。12月17日,亚洲心肺移植术后最长生存纪录保持者、29岁小伙郑长贵,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为他举办的出院10周年纪念大会上满怀感恩。为郑长贵做手术的该院胡建国教授、周新民教授来了,悉心照顾他的护士们来了,他所工作的医院图书馆馆长也来了。掌声中,长贵吹灭了“生日”蛋糕上的蜡烛,默默地许了个愿望(本报12月18日第1版刊发图片报道)。后来他向记者透露,他的愿望是:努力工作多挣钱,找个贤惠女朋友。

医院精心准备了一本相册,记录着长贵十年来的精彩瞬间。一份体检报告更是让长贵吃了一颗定心丸:所有指标正常。

10位专家上阵“换心换肺”

1998年9月,由于长期肺动脉高压,年仅14岁的湖南邵阳农村男孩郑长贵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心衰,危及生命。他辗转来到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寻求治疗。该院胸心外科主任胡建国和团队经过讨论,最终找到对策:心肺联合移植手术。

2003年8月,等待近5年的长贵终于等到了合适的供体。经过精心筹备,当年9月20日,胡建国、周新民等10位专家为他成功实施了心肺联合移植手术。但专家们知道,更困难的是术后恢复。由于免疫抑制药物的作用,长贵的抵抗力比常人差很多。医生每天为他的伤口换药并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护士则做好一切基础护理。同时,医院还专门为长贵成立了心理护理小组。

术后第3天下床活动;术后280天,能从事轻体力活动;术后1年,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每一个进步都激励着医护人员,也让长贵对未来更有信心。

关爱和责任一起“植入”

10周年纪念大会这天,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周新民给长贵测量了肺活量(见右图)。“吐气,吸气,再来,预备起,加油!”做完呼吸训练,护士又拿出精神和心理评估测试表给长贵进行心理测试。

该院护士长魏芳小心地把床摇到合适的高度,先测心跳。可能是由于紧张的缘故,长贵的心跳有点快,魏芳连忙握住他的手安抚他。血压等几项指标都很正常,大家舒了口气。

周新民告诉记者,全科近200名医生、护士都把长贵当成科里的“宝贝”。这天,长贵刚从胸心外科病房出来,迎面遇上的一位保洁阿姨就亲热招呼:“长贵……”记者很惊诧:“您也认识长贵?”阿姨笑容满面地说:“大家都认识他呀!”

幸福,就是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长贵坐车从邵阳老家到长沙大概要5个小时。2005年6月,考虑到他每次随诊都要来回奔波,家庭条件又差,医院为他安排了新工作——湘雅二医院图书馆管理员。长贵很喜欢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业余时间,长贵有时候也散散步,用小区里的健身器材进行锻炼,引体向上能做四五个,冬天就在床上做俯卧撑。除了增强体质,长贵有自己的想法:长胖一点——上次体检只有52公斤,要长到60公斤。

如果不是因为有时候“感冒比较难好”,长贵也常忘记自己是个病人。冬天来了,他一有不舒服就去找周新民或李建明。尤其让长贵感动的是,医院当年承担了所有手术费用,如今每年数万元的药物、护理费用也由医院资助。

29岁的长贵一脸阳光。他知道,前行路上,还有更多精彩,也有温暖相伴。

来源:健康报 2013年12月20日第02版:http://www.jkb.com.cn/htmlpage/40/400162.htm?docid=400162&cat=0I&sKeyWord=null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