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方舱战疫,孕育希望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2日 作者:段涵敏 赵丽萍

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们兴奋地合影留念。当天,武昌方舱医院休舱仪式在洪山体育馆南门广场举行,武汉14家方舱医院完成历史使命,全部休舱。

湖南日报记者 辜鹏博 邹晨莹 摄影报道

早春三月,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3月10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批患者从洪山体育馆走出,运行了一个多月的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至此,武汉所有方舱医院圆满完成历史使命。

在武昌方舱医院这个最早投入使用、最晚休舱的特殊医院,有一支特殊的“医疗湘军”。2月4日,立春之日,湘雅二医院副院长徐军美率领主动请战的42位医疗队员随着10台“野战医院”车驰援武汉,成为首批抵达武汉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35天的勠力奋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疗队共收治394人,转出104人,总出院290人,治愈率达73.6%,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轻症患者零死亡”“出院患者零回头”的“三个零”目标,交出了一份“闪亮”的答卷。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战“疫”中,他们将湘雅精神带到武汉,融入武昌方舱医院场馆改造、制度建立、人员培训以及诊疗康复等建设和运行工作,克服重重困难,托举起一座座呵护生命的安全绿岛。

33小时,抢建完成武昌方舱医院

疫情袭来,武汉市各大医院“一床难求”,党中央决定筹建“方舱医院”。但将体育馆、会展中心改建成传染病收治医院,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规章制度建立、医护团队配合以及相关人员培训等很多困难。

“面对可容纳800余床位的方舱医院,简陋的医疗设施,素未谋面的合作伙伴,从未涉及的‘方舱’模式,当时心里五味杂陈。”湘雅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张慧琳回忆。

病毒肆虐,湘雅战士迎难而上。2月4日下午抵达武昌洪山体育馆,医疗队便迅速投入“战斗”。连夜展开帐篷,全面参与方舱医院场馆基础设施改建、医院规章制度建立、医护团队配合、以及感控人员培训等重要工作。33个小时,队员们和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奇迹般抢建完成武昌方舱医院。

“没有现成的规章制度,我们赶制《方舱医院护理手册》;方舱病房内无法装信息系统,我们用手写,手机拍,然后到舱外手工录入电脑,我们就是信息系统;没有办公室,一个桌子几把椅子就是办公室。”张慧琳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正是秉承‘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十六字校训,我们从千头万绪中找到主线,在艰难复杂中抓住要害,扎实推进,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舱医院湘雅模式’。”采访中,湘雅二医院前方指挥部指挥长、武昌方舱医院医疗院长徐军美多次提到湘雅精神。他们会同舱内6家医院成立了联合工作机制,理清了预检分诊和病房巡诊流程,建立了方舱医院医疗例会制度、新冠核酸检测咽拭子标本采集及运送流程,方舱内护理工作职责等制度。这些,被武汉市确定为所有方舱医院的模板。

这是一个临时建成的传染病医院,医护人员的防护安全不能掉以轻心。2月5日晚,湘雅二医院感染科田沂医生接到电话,冒雨赶去给医生护士进行临战前防护培训,一直忙到凌晨2点。此后,他分20余批次对各医疗队600余位医护人员进行了十余次的院感培训,还对武昌方舱医院的300余名保洁员、警察也进行了培训。

生命之舟,孕育着希望

方舱医院是“诺亚方舟”上的一个“舱位”,孕育着希望。

2月5日晚,武昌方舱医院成为首批收治病人的方舱医院。湘雅二医院医疗队负责方舱医院内的249张床位。

“我永远会记得那个晚上,下着小雨,救护车的鸣笛打破了寂静的夜空,一批批的病人被送来。”湘雅二医院急诊科蔡羽中医生没想到的是,第一个病人就是一位81岁有多种基础疾病、呼吸急促的重病人。

请示了徐军美副院长后得知,当时整个武汉的医院都已经饱和,像他这样的重病人没有地方收治,已经在家里自我隔离了一个星期了。“先收进去,再作其他打算。”徐军美当机立断。刘亚护士马上将这个病人送到医疗队负责的区域。大家又多方联系了氧气,给患者吸上,才解决了患者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低的问题。

寒冷的雨夜,昏暗的灯光把身影拉得很长,蔡羽中和范晓医生、蒋俪护士长、刘亚护士一起,忙碌了一整夜,收治了近百名患者。下班时,他们衣服基本湿透,眼罩、口罩里都是水。

“后来我还特意跑到东区去看了这个病人,患者已经睡着了。但是患者的儿子告诉我,有医生和护士管他和他爸爸,他安心了,是方舱医院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蔡羽中说,虽然重病人最后转到定点医院去治疗了,但那一晚他们做对了。

爱和希望,是一剂良药,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

方舱医院主要是轻症患者,但面对疾病和陌生环境,容易产生焦虑、怀疑等消极情绪。张慧琳带领护理团队成立了心理护理小组,在方舱内开设“心灵氧吧”,开展了“我想对你说”“心语心愿”“有画对你说”“方舱版我是歌手大赛”“曼陀罗绘画”等一系列心理辅导活动,帮助患者发现美好事物,放松心情,坚定信心。专家们连夜编制的《走进方舱》心理辅导丛书,也在第一时间送至患者手中。

“在确诊后,我恐惧过,痛苦过。但看到一线的医生护士,不顾生命安危逆行而来,我内心感到无比温暖。”“从最开始在家里绝望无助,到方舱医院慢慢好转,我又看到了希望。”“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去做些平常的小事,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是众多患者的心声。

在方舱“心语心愿”墙上,乐观的语言越来越多,方舱内的欢乐和笑声也越来越多。年轻的患者看书看手机,年纪大一点的和隔壁床扯扯家常,休息期间,医护人员和患者集体跳广场舞,合唱爱党爱国歌曲,大家一起分享患病历程中经历的辛酸苦辣,共筑战胜疾病的信心。

2月11日,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的第6天,28名患者从武昌方舱医院康复出院,其中湘雅二医院医疗队所负责的患者16人。

在方舱,见证最美医患故事

度过了初期的“兵荒马乱”,在白衣战士的精心照顾下,方舱内生活井然有序。

“武昌方舱医院成立了党委会,在方舱内党旗下,还成立了病友党支部,设置了5位区长,协助医护人员管理和服务患者。”湘雅二医院刘亚护士说,他们创新性在舱内实行“区长”辅助管理制,五位党员分别担任区长,每日协助舱内护士发放口罩、一日三餐、书籍、水果饮料等,利用治疗的空余时间组织大家练太极拳、跳广场舞等放松身心的活动。同时医护人员与区长建立微信群,可随时进行视频通话,实时掌握舱内情况。

方舱医院是医院,也是医患之间、患者之间情感互助的“小社区”。

“医生,我的血压又高了。”“护士,这里环境有点嘈杂,可以给我个耳塞吗?”在这里,他们是全科医生,也是全能护士,患者每个合理需求都会尽力满足。他们在隔离服上写着“热干面加油”“武汉加油”,患者亲切地称“热干面医生来啦!”

“在这里,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角色好像互换了。汗湿衣背不算什么,一切都值得。”湘雅二医院医疗队队员余昆说,有一次给患者照胸片时,由于电板接触问题致使两块电池都出现了亏电现象,而电池至少需要充电半个小时才可以使用。他匆忙出去和患者说明情况,没想到患者们不但没有抱怨,反而安慰起他来。

3月的武汉,早樱已盛开。已经休舱的方舱医院墙上,还贴着一张用粉色彩笔画的樱花树,站在树下的是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这个春天,虽然姗姗来迟,但她已缓缓走来。

来源链接: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20-03/11/content_1443504.htm?div=-1 (2020年03月11日 第05版)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