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勇:救死扶伤就是我的初心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5日 作者:段涵敏
赵晓勇
【名片】
赵晓勇,山西人,1994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护士,呼吸治疗师。正月初一支援本院感染科隔离病房,正月十五驰援武汉。
【故事】
身高1米85、浓眉大眼,4月29日,初见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男护士赵晓勇,颜值高、海拔高,第一感觉甚至有些高冷。
“我是一名党员,有重症监护室护理经验,又是呼吸治疗师,当国家需要我发光发热的时候,我一定要挺身而出。”聊起去武汉的话题,这个“90后”大男孩打开话匣子后,内心炙热。
从大年初一进入医院隔离病房战“疫”,到元宵节马不停蹄驰援武汉,他和战友们一起奋战在同济医院中法院区52天,圆满完成了支援抗疫任务。4月19日,赵晓勇获得了“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记功”表彰。
“去武汉战斗圆了我的心愿,没想到回来后,组织给了我很多荣誉,我不能飘起来,需要沉下心来更努力。”说这话时,赵晓勇格外认真,特别补充了一句,“虽然听起来有些空和大,但我就是这么想的,病人的生命就在我们手里,责任真的特别大。”
直率的赵晓勇骨子里有一股劲,认准的事情竭尽全力向前冲。他从小听红歌长大,对医者格外崇拜,最崇拜的人是钟南山。“大学填志愿时就想学医,但成绩不好嘛,就填了护理。”赵晓勇嘿嘿一笑,“做不到悬壶济世,至少能救死扶伤。这是我的初心。”
这个看阅兵礼会热泪盈眶的热血男儿,从大一就想入党,积极争取了四年,终于在大四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虽然才入职3年,但他先后在三个监护室轮岗,积累了丰富的重症监护经验,又考了呼吸治疗师。
战“疫”打响,他多次向护士长表达想去武汉的决心。但瞒着父母真正到了武汉,26岁的赵晓勇也曾“感到害怕”。
“刚到的时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每天收治大量病人,虽然全副武装,但面对的是未知病毒和感染风险,真的会怕。”
他没有退缩,减压办法是拼命干活,“忙着忙着就不记得怕了”。下班回到酒店休息,他就拼命学习。国家治疗方案不断更新迭代,他通过网络课程,从第1版学到第7版。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受损严重,为了帮助病人康复,他又自学三位一体呼吸康复操,在病房带着患者一起做。
在武汉,他的呼吸治疗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作为一名爱听相声的“段子手”,善于和病人唠嗑的特长,也派上了用场,“大部分病人都是我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辈,我就逗他们,哄他们开心,心情好,病也好得快些。”
病房里曾收治了一个78岁的老奶奶,入院时病情非常危重,经过治疗后病情渐渐好转,但是老人一直不讲话。只要上班,赵晓勇就格外关注这个奶奶,常常到床边主动找老人聊天。得知奶奶牵挂家中儿孙,他又联系上了老人的儿子,圆了奶奶的心愿。“我和奶奶成了忘年交,她还认我作了干孙子。感情越来越深,我成了她的临时家属,奶奶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成了我的牵挂。”赵晓勇说,这个角色的转换,让他这个“愣头青”学会了换位思考。
“国家和人民给了我们‘白衣天使’这么高的称号,躺在床上的病人在痛苦呻吟,我们有何理由不拼命?”在武汉时,一位科主任说的一句话让赵晓勇永生难忘。他说,在武汉最开心的时刻是送病人出院,他会对每个人说上一句“你们辛苦了”。
超乎年龄的沉稳、淡定,遇事不慌,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朋友们吐槽他,每次聊天,三句话离不开本行,最后总能被他绕到医学的话题。他自我调侃,“除了身份证是‘90后’,我好像没什么地方像‘90后’,更像一个‘老人’。你看,我头发都白了。”
“其实,医护人员不是钢铁战士,也并非不怕死,但大疫面前,冲锋在前,义无反顾,这是我们必须扛在肩上的责任。”赵晓勇说,选择自己喜欢的,才会更热爱自己的选择。
来源链接: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20-05/04/content_1452361.htm?div=-1 (2020年05月04日 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