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李艳冰:援塞抗疫青春梦,一片冰心在丝路

来源:红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4日 作者:曹璇绚

李艳冰(中)在援塞工作中。

红网时刻12月23日讯(通讯员 曹璇绚)在专业领域,她是与疟原虫斗争的白衣战士;在塞国人民眼中,她是中非友谊桥梁的搭建者;而在两个年幼的孩子眼中,她是温柔的女英雄……她是李艳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中国(湖南)第21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

由于疫情影响,原本为期一年的援非任务延长了4个月。也正是因为这场波及全球的疫情,让李艳冰和队员们的这次援非任务格外艰巨。“其中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而这段难以忘怀的经历也将永远留存在我的记忆中,鞭策我在未来的行医道路上砥砺前行。”回忆起这段援非岁月,握着塞拉利昂同事亲手编织的草凉鞋,看着上面编织的小花,李艳冰眼圈红了。

12月21日,在湖南省第一届“寻找湖湘最美丝路青年”颁奖活动中,李艳冰获评先进个人,这或许是对她医疗援非、海外战疫和传递中非友谊的最大褒奖。

医者“天职”:重任在肩,远赴塞国救死扶伤

2019年6月,李艳冰随中国(湖南)第21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辗转飞行万里,跨越南北半球,前往受援国塞拉利昂中塞友好医院。

当走进中塞友好医院的那一刻,看见一排排患者在贫困和疾病挣扎中渴望的眼神,还有极其简陋的实验室,李艳冰马上理解了,“这里真的很需要中国医疗队的援助”。

尽管实验室只能开展为数不多的检验项目,李艳冰借鉴国内医院经验,严格把关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并优化流程,同时建立和完善了标本储存制度。这些看似不复杂的工作,却整整历时一个多月才完成。原本身材娇小的她,又瘦了一圈。

作为检验科中方负责人,李艳冰需负责塞拉利昂赴中国的留学生和公务人员的体检工作。这些体检包括艾滋病、肝炎、疟疾、伤寒等传染病的检测。这是为杜绝传染病传入我国而筑起的一道墙,必须严格把关,谨防漏网之鱼。

而她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是参与当地或驻塞华人患者的临床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尤其是查找疟原虫。塞拉利昂是疟疾高发地区,蚊虫防不胜防,在这里每年数以万计的人遭受疟疾感染,因重症疟疾死亡的人数高达6000余人。

2019年10月,一名华人患者恶性疟疾抗原试纸检测结果始终是阴性,病情一度恶化到病重,甚至考虑启动应急支援系统送回国内诊救。李艳冰通过多次对比检测,最终发现了“卵形疟原虫”,使患者得以确诊。在医疗队的努力下,患者被治愈,他还特意从国内订了锦旗感谢医疗队。

在之后的工作中,医疗队又在几例恶性疟原虫抗原检测阴性的疟疾患者血液中找到了卵形疟原虫。李艳冰因发现塞拉利昂罕见疟原虫种类“卵形疟原虫”,并向塞国卫生部上报,而使医疗队的疟疾诊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授人以渔:教学培训,建立带不走的检验师队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医疗援非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教学与培训,提升当地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建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李艳冰尤其重视教学与培训,她充分采用理论教学和现场操作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助力当地医疗队伍建设。她充分利用自身的所学知识,传授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检验科定量、定性项目的质量控制”“疟原虫抗原快速检测RDT试验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疟疾诊断方法与显微镜检”“疟原虫种类鉴别要点”“消化道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等理论课程。她的现场操作培训主要包括仪器维护保养与质量控制、疟原虫厚薄涂片和镜检。当地同事说,通过李艳冰的培训,他们学会了疟原虫的涂片镜检操作和镜下识别疟原虫。

李艳冰与队员们一起深入当地居民社区,为中塞友好医院周边社区进行疟疾防护知识宣教和传统中医介绍。他们还通过媒体,在塞拉利昂当地电视台“青年之声”栏目推出大众健康知识访谈节目,李艳冰作为访谈嘉宾,讲解了健康体检的相关知识。

在援非紧张而艰苦的环境下,李艳冰从没有放弃过科学研究。她秉着以探讨科学问题来促进业务知识学习的精神,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科研论文《Microbiological,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at a tertiary hospital in China: a 6-year retrospective analysis》,还带领检验科积极协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塞监测队和塞拉利昂卫生部、中塞友好医院合作开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她经常在工作之余进行数据采集,携手撰写论文并投稿。

苦中有乐的她笑称“没有孩子的打扰,效率提高了很多”。

抗疫坚守:全力以赴,坚定胜利信心

援塞的工作紧张、丰富而卓有成效。按照计划,李艳冰和队员们应该在援非工作满一年后回国;不曾想,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扰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打断了井然有序的援非工作。

2020年3月,当新冠肺炎病例陆续在非洲报道,中国援塞队员们就同塞方高年资医务人员一起组织起了疫情防护培训。他们通过现场示范、视频观看等方式,组织学习、讨论和模拟穿脱防护服、样本检测等操作;多次召开部署抗疫准备工作会议,充分认识病毒的传染性和危害性,介绍中国抗疫经验,以中国四万多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无一感染的事实,来坚定塞国医务人员抗疫的决心和信心。

2020年4月17日,中塞友好医院正式收治新冠患者,李艳冰为首的检验科医务人员承担起了血液检测工作和鼻咽拭子采集工作。

然而,这里并不是物资完备的国内,他们没有生物安全柜,没有符合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仅有的是国内应急空运过来的个人防护着装。

鼻咽拭子采集常会刺激患者反射性剧烈咳嗽,从而被认为是医务人员在救治新冠患者过程中被感染风险性最高的医疗行为之一。李艳冰与检验科同事们一同走入隔离区,坚决执行医嘱中的所有检测医嘱。

在40℃高温天气下,穿着防护服的李艳冰们全身浸湿,但他们坚忍着,即使感到汗就像水一样在身体流淌,也绝不能松动防护着装。

遇到疫情,精神上的紧张和生活上的不便,让本就辛苦的援非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医疗队的食物、水源、安全都无法保障时,依旧要想方设法诊治病人;当所有的检测试剂都用完时,也得继续想办法为患者做诊断。整理防护用品、打水、上前线,下前线、消毒洗手服、淋浴,再打水、洗衣服、值厨做饭、消毒住宿区……李艳冰每天只有在算着时差给亲人打电话、道平安时,才有片刻喘息。

电话这头,李艳冰的两个孩子都即将开学,一个步入小学,一个步入幼儿园。孩子们在电话里用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既赶不上送他们入学,也赶不上他们的生日”。而李艳冰在给孩子们的信中写到:“你们眼中的妈妈总是很温柔,但是你们知道吗?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你们的妈妈也可以成为一个hero!”

医疗队员和中塞医护们挺过了疫情最严重、患者最多、工作压力最大的危急时刻,所有中塞医务人员均无院内感染发生。国家卫健委国际合作司在视频连线中高度肯定中国(湖南)第21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称这是我国几十支援外医疗队中唯一一支与外方医务人员携手抗疫、参与一线救治的援外医疗队。

来源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12/23/8746943.html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