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骞:蜚声中外的一代医学先驱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1日 作者:张春祥 严丽 曹璇绚
6月19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历史文化长廊,前来参观的青年学生络绎不绝,先贤墙上张孝骞的浮雕格外耀眼。
在湘雅、协和,人们尊敬地称他为“湘雅”轩辕、“协和”泰斗。他是中国现代医学先驱,卓越的临床医学家、医学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在96岁的湘雅医院放射科重要创始人肖剑秋看来,张孝骞不仅是医学大家,更是影响自己一生的恩师。
“张孝骞先生给我上过课,也带过我的实习,他无论是医术还是医德,都令人非常钦佩,并深深影响着我。”说起自己的老师,肖剑秋眼中满是崇敬,“他治学严谨,对人要求严,查房的时候看到不对的地方,会严厉地指出来,哪怕对方也是教授。”
1897年,张孝骞出生于长沙市一个普通家庭。中学毕业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湘雅医学院第一批学生。在湘雅医学院就读期间,张孝骞不仅学业进步很快,思想也渐趋成熟,参加过五四运动的讲演和集会,在一些进步刊物上发表过文章,爱国热忱跃然纸上。
从湘雅医学院毕业后,他留校成为一名住院医师,第二年又被提升为助教和内科总住院医师,踏上医学道路的第二个阶梯。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着南京陷落,武汉告急,长沙也遭敌机轰炸,一时间人心惶惶。国难当头,湘雅何去何从?1938年10月,时任湘雅医学院院长的张孝骞决定将医院西迁。在他的组织下,40多吨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26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及其家属,辗转一个星期后到达贵阳,后来又搬迁到重庆。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张孝骞领导的8年流亡办学中,湘雅医学院先后毕业六年制本科生174名,占新中国成立前湘雅毕业生总数的49.6%。
1948年,已在协和医院主持内科工作的张孝骞,以医学教育与内科临床的出色成就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与华罗庚、李四光、郭沫若等人一道成为我国首批81名院士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55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
1957年,八年制的协和医学院停办,张孝骞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恢复,得到采纳。当时的卫生部、北京市委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同研究决定,同意以原协和医学院为基础,恢复长学制教育,命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张孝骞被任命为副校长。
无论是早年在湘雅医学院带领学生两度西迁,还是后来在协和从医教学,在学生眼中,他是严厉的师长;在病人面前,他是和蔼的医师。
张孝骞常说,诊治患者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坚守着“治人而非仅治病”的初心,在临床中牢记四个字“戒、慎、恐、惧”,在疑难杂症面前出奇制胜。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一位女病人来协和医院就诊。她有一个奇怪的症状:得了感冒就发生休克,在这之前,她曾到别的医院求诊,被诊断为肝炎。张孝骞检查后,怀疑不是肝炎,但一时下不了结论。后来了解到她30年前临产大出血,正是张孝骞为她输血救的命。张孝骞把30年前的这段历史与这次的症状联系起来,诊断为希恩(sheehan)氏综合征。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上世纪70年代末,张孝骞确诊了一例间叶瘤合并抗维生素D的低血磷软骨病。这种病在世界上极为罕见,患者多次发生病理性骨折,站立困难,被诊断为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大量维生素D和钙剂均无效,长期医治不愈。张孝骞仔细研究临床记录,又检查发现病人右侧腹股沟有一个小肿物,立即想到这肿物可能分泌某种激素物质导致钙磷代谢异常。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间叶瘤,瘤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分泌颗粒。术后患者钙磷代谢恢复正常,症状很快消失,一年后随诊无复发。
张孝骞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对人体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溃疡、腹腔结核、阿米巴痢疾和溃疡性结膜炎等有较深入的研究,被誉为我国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
1985年11月26日,88岁高龄的张孝骞,在自己刚做完肺癌手术出院仅两个多月,便带着他的“入党申请书”亲自找到协和医院党委负责人,表达了希望在耄耋之年入党的诚挚愿望。12月18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65年的医教生涯,张孝骞先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消化专业组、第一个消化专科,为我国的内科学系建设、人才培养、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倾注了全部心血。
1987年,90岁高龄的张孝骞终因肺癌医治无效,溘然长逝。但这位医学先驱为师为人、治学行医的精神风范,永远铭刻在世人心中。
来源链接:https://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21-06/21/content_1524797.htm?div=-1 (2021年06月21日 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