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迪:抗疫一线的“定海神针”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4日 作者:王铭俊 蒋凯
“一整天都在忙碌。当地进行了最新一轮大筛查,全市还更换了信息系统,得尽快磨合好。”
从4月10日早上6时到4月11日12时,湖南首批援沪核酸检测队技术团队负责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检验科副主任章迪经历了漫长的30个小时。
不仅是在上海,近2年来,章迪的抗疫足迹涉及省内省外、国内国外。每一次出征,他都义无反顾,全力以赴,不负使命。
出征上海,临危受命火速接管方舱实验室
4月2日,当章迪接到通知需出征上海时,他有点意外,因为自己刚刚结束14天的赴怀化抗疫之旅。询问得知,当下省内很多专家都在各地抗疫,只好让刚刚休息了一天的他再度“披挂上阵”。
“走的时候,女儿哭得很凶,5岁的孩子比3岁时难‘骗’多了。”章迪告诉记者,他当时只好跟女儿说,“之前说好带你去上海迪士尼玩,但现在上海生病了,等爸爸去把病毒消灭掉,就可以带你去玩啦”,女儿这才给他“放行”。
4月3日晚9时许,章迪一行抵达上海,援助凤凰方舱实验室。
“他们不顾舟车劳顿,甚至还没来得及吃晚饭,就紧急召开双方视频会议。”实验室负责人吴守信介绍,视频会议结束时已是4日凌晨1时多,检测队在章迪的带领下又立即前往实验室内部熟悉场地。
勘察场地后,仅用不到半小时,章迪就将104人的排班表清晰列出。4月4日早上7时,仅睡了四五个小时的第一班检测人员已准时进入实验室,熟悉流程和仪器操作,与实验室原有队伍磨合,并很快参与到核酸检测工作之中。
吴守信感慨:“他们非常拼,非常有奉献精神。”
核酸筛查要求采、送、检、复、报最快完成,工作任务极重,工作时间极长。为让检测量增大,章迪带领队员找来三层货架,搬进临时搭建的方舱和气膜检测实验室中,让上中下三排62台扩增仪同时工作。不过为了能看到曲线结果,最下面的一层,他们只能跪着看,而最高一层则需要拿个凳子垫脚。
4月11日上午9时,章迪一行从气膜检测实验室回到宾馆,便和领队一起,又马不停蹄组织管理团队开例会。“我们要继续磨合、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在短时间内把实际检测通量提升至每日10万管。”会议开到12时,通宵未休息的章迪终于睡下。
从国内到国外,用全力以赴换来“不负众望”
与此次援助上海的驾轻就熟不同,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刚暴发时,被借调至省卫健委工作的章迪被分配到数据组,与另外2名同事一起负责收集、核对全省疫情数据并形成报表逐级上报。
“首先要保证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还要协调各个方面。有一段时间数据报送要求特别频繁,每2个小时就要报送一次,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2点,持续了一个多月。”章迪回忆道。
2020年5月11日,应津巴布韦共和国邀请,章迪等12名中国(湖南)赴津巴布韦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从长沙出发,前往津巴布韦协助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援外的一个月里,他们驰行3600余公里,开展24场线上线下培训,听众和观众逾360万人次。
一年多后的2021年8月,章迪作为张家界方舱检测基地总指挥,全程参与了基地选址、建设、协调、调度、运营等一系列工作,并在48小时内将12个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让每日2万管的检测能力瞬间提升至10万管。
速度的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辛勤的汗水,章迪更是两天两夜未合眼。在张家界的34天,他熬了17个通宵,最多的一天,有1117个通话记录……
省内的湘潭、怀化、邵阳新宁,都曾留下过他的抗疫足迹。而在此次的支援上海抗疫期间,他还抽空参与了娄底、永州方舱检测基地建设的远程指导。
当被问到为何外派任务总会想到章迪,省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因为他经验丰富、沉稳可靠且专业过硬,就像一根“定海神针”。
来源链接:https://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22-04/13/content_1572509.htm?div=-1 (2022年04月13日 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