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2022年秋季解剖学第一课“大爱传递·感恩良师”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1日 作者:李云舒 潘爱华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通讯员 李云舒 潘爱华)9月20日,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大爱传递。感恩良师”2022年下学期局部解剖学开课仪式在湘雅医学院新校区形态楼临床解剖手术实验室举行。湖南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8年制2019级全体同学及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卫生职业学院、长沙爱尔眼科的代表共150余名,身着白大褂,手持白菊花,向人生中最特殊的老师——“大体老师”致敬。

大体老师,是医学生们对舍身奉献于医学研究的人的尊称。他们不用言语,不落文字,一心祈愿,育化良医。大体老师的奉献,让医学生得以研习人体结构,深入掌握解剖知识,体会医学人文情怀。他们是医学教育的磐石,是高尚的无言良师。

开课仪式上,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江泓教授教导同学们,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奠基石,人体解剖学让医学生们能够以最直观的方式认识人体构造。“大体老师”以他们的身躯为同学们讲解,让同学们直观地理解人体的细微结构,掌握最基本、最全面的人体结构知识,他们用身躯诠释生命有限,大爱无疆的境界。

湖南省解剖学会理事长潘爱华教授认为大体老师是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带领我们探索人体奥秘,教会我们爱与仁心,激励我们心存感恩,传承奉献精神。他们是一群行走在生命之后的人,以坦荡、无私、博爱,无言地向后人诠释知识的力量、奉献的主题和生命的希望。

在今年8月29日一名21岁的医学生成为了“无言良医”,在还没能尽情绽放自我的年纪,面对命运的残酷,他没有放弃,也没有迷失在沮丧的情绪中,反而有一个想法浮上他的心头:身为医学生的自己,如果真的失去未来行医救人的机会,又如何去圆心中那个温暖的梦想呢?于是他自愿捐献遗体与角膜。在原本正要起飞的年纪,生命却戛然而止,这是令人悲痛的;但他在面对生命不公待遇时,仍选择用有限的生命散发无限的能量。

从事角膜、遗体捐献工作的湖南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钟红静主任讲到,毛泽东文集第8卷《关于人的认识问题》提到“医学是建筑在解剖学上的”,只有深入认真学习解剖知识,同学们才能成为一代名医。这几年来,中南大学有众多感人至深的捐献者:中国内分泌学泰斗伍汉文、基础医学院前院长寄生虫学家谢长松、湘雅校友吴思等,他们的无私奉献打动了无数人。而我们更应该进一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播“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的人体器官捐献理念,推进遗体器官捐献宣传和志愿服务工作开展,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遗体器官捐献的良好氛围,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基础部主任王志辉教授讲到,一名合格医生的培养是艰辛的,而“大体老师”则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位“患者”。“大体老师”是伟大的,他愿意我们在他的躯体上切百刀千刀,为的是以后在患者身上少切错一刀。“大体老师”的身躯是冰冷的,但他传递给我们的精神是炽热的。从事十几年眼膜捐献的爱尔眼科眼库杨丽红主任感慨道,从无人理解的传统观念里,发展到如今越来越多人愿意为了其他患者、为了医教研而做出奉献的现状,这条路无比艰难。今天,借局部解剖学开课仪式和世界解剖日主题活动的机会,我希望我们能一起满怀对所有捐献志愿者的崇高敬意,继续投身这项“高尚利他”的伟大事业,为医学的进步、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南大学临床医学(8年制)2019级学生代表徐一鸣表示,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而在解剖学的发展与学习中,无论是达芬奇的绘图还是维萨里的《人体构造》,都少不了大体老师们的无私奉献。也正因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这一群刚刚迈进医学大门的求知者,才能进行真正实践操作,成长为院训当中“必邃必专”的医护工作者。在当下众多医学院缺少大体老师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珍惜如此珍贵的实践时间,怀有感恩尊敬之心。谢谢每一位大体老师无私的付出,奠基了医学科学发展之阶梯。

此外,本次的系列活动还在国家级科普基地——中南大学人体形态学科技馆内设置科普宣讲岗,志愿讲解员给参观人群科普人体形态学知识,为前来参观的师生们讲解人体的各个结构部位。

无言良师,授吾医理;敬若先贤,临如活体;正心恭行,追深辨细;德彰术精,修成大医。无言良师,授吾医理;敬若先贤,临如活体;正心恭行,追深辨细;德彰术精,修成大医。大爱泽医情长在,舍身育才作渡舟。感恩每一位大体老师的无私付出,医学才能不断前进发展。

来源链接:http://news.hnjy.com.cn/gxlm/203041.jhtml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