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路在何方?中南大学调研团队寻求解决途径
来源:华声在线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8日 作者:余蓉
随着新业态从业人员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缺失的新问题也接踵而至。日前,中南大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调研团队课题组依据相关文献与实践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发放,共收集到27449份有效问卷。
同时,调研团队与湖南省人社厅保持紧密联系和沟通,就相关群体更加权威具体的信息进行收集,并深入大街小巷开展实地访谈调研,与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者进行采访交谈,努力探寻劳动权益保障缺失的具体问题以及本质引致原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
问题:平均工作时间过长,保险覆盖率较低
调研团队发现,绝大多数从业者没有通过正规官方平台获取求职信息并获得就业岗位,而是从非官方平台获取信息,导致了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为后续的劳动权益保障带来隐患。
平均工作时间过长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调研团队发现,大多数从业者日均工作时间达到了8小时以上,超时工作不仅侵犯了从业者的休息权,影响主体生命健康,还不利于平衡主体的工作和生活,提升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
调研团队发现,新业态就业群体中保险覆盖率较低,尤以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为主的未保、脱保社会现象较为显著,覆盖面相对最广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只有38%,甚至有高达两成的从业人员并未参保任何社会基本保险项目。
另外,新业态劳动的外在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业态劳动关系的非标准化特征,而新型非标准化劳动关系并没有囊括到法律制度体系当中,劳动关系认定困难。
本质:制度、平台、个人层面均有缺失
调研团队剖析上述现象本质后认为,在制度层面,劳动法确定的传统关系的覆盖范围难以将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其中,不利于从法律上对于劳动者的权益保障进行规定和落实;社会保险法难以直接适用于对新业态从业人员的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方面的权益保障存在空白和盲区,社会保险诉求难以得到满足。
在平台层面,平台为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对新业态从业者的工作时间设定严苛的评价标准,极大地增加了从业者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部分平台以从业者与自身并不构成劳动关系为理由逃避雇佣者主体相关保险承担责任,导致了劳动权益保障的缺失。
在个人层面,从业人员也存在权益保障意识薄弱、劳动技能和专业水平不高,这也是导致自身劳动权益保障缺失的重要因素。
建议:从“政府—企业—工会—媒体—个人”角度提供坚实保障
通过对调研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梳理和可视化分析,并与上述所分析的权益保障问题及其本质成因进行有机结合,统筹兼顾,调研团队从“政府—企业—工会—媒体—个人”角度提出有效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提供坚实保障。
调研团队建议,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推动劳动社会保障“去身份化”;制定劳动定额的明确标准,规范平台工作规则管理规则;改革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提升灵活就业人员保险覆盖率;建立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合理平衡分配各主体权利义务。
调研团队认为,企业要提高主体责任意识,保障劳动者社保权益;承担有限雇主义务,保障劳动者职业福利权益;强化主体风险意识,兼顾岗前培训和在职风险防范。大力构建“事前防护+事中监督+事后保障”三位一体的全方位保障体系,全面提升风控能力,维护从业者合法权益。
调研团队还建议要深化工会改革,推动工会组织形式扁平化,增加基层工作者数量、减少行政人员数量,向基层服务靠拢;要创新工会服务的方式、内容,探索建立“线上工会”,推动工会组织向互联网领域延伸。
调研团队认为,从业者个人要提高素质水平,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依法维护劳动权益,在受侵犯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劳动权益。
调研团队还建议媒体发挥有效监督职能,以媒体为连接枢纽,构建“媒体—政府部门—行业工会”三位一体的权益维护保障系统。
解决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是新业态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保障。调研团队认为,只有准确切入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真正诉求,对症下药,处理好平台与从业人员双方关系,为新业态从业人员扫除发展道路的后顾之忧,才能使新业态永葆生机与活力,助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