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医工交叉 试点落实……中西医协同“湘雅模式”行稳致远

来源:红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4日 作者:严丽 郭潇雅

红网时刻新闻4月23日讯(通讯员 严丽 郭潇雅)202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示了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以下简称“湘雅医院”)成为全国12家试点单位之一。

自1906年建院以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有着中西合璧的血统,创始人胡美一直推崇中西结合,来到长沙后首先学习了中医的知识,采用中医与西医的联合门诊,逐步提高人们对西医的接受程度;离湘后,他更是写下了《道一风同》 (Doctor East Doctor West),意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最终都是为了患者的治愈与康复。

湘雅医院创始人胡美一直推崇中西结合,图为胡美(右一)为病人号脉。

66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几代湘雅中西医结合人传承中医药精华,秉承湘雅优秀传统,努力开拓中医的现代化之路。早在1958年,医院便开展了中药治疗肾炎、肝硬化等89项中医中药项目研究,并在湖湘中医名家彭崇让教授的指导下,我国第一代“西学中”学者温耀繁、金益强、黎杏群、陈国林等教授在我国综合性西医院中率先建立了湘雅医院中医科,开创了湖湘中西医结合之先河。

历经60余年的辛勤耕耘,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已发展成为中部地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领头羊。现为湖南省首批重点建设学科、首个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授权点、首个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首批中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脑病),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肝藏象重点研究室、中医肝藏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近十年来,科室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4项;主编原卫生部规划教材《中医学》,副主编人卫版长学制《中医学》,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368篇,其中SCI收录15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中西医协同的“湘雅旗舰”已然启航。

科学布局 完善中西医协同机制

“科学布局中西医结合科门诊、病房、中药房、煎药房等的建设,为中西医结合协同发展做好一切保障工作。”在湘雅医院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中西医结合工作再次被提升到院级战略层面的高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欣书记表示,世界上没有什么理论体系是完美无暇的,中医西医两者亦是如此,均互有优缺点,各有其长处与不足。医学发展到今天,两者互相借鉴、互为补充、相互结合的趋势性也越来越明显。为此,医院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通中西医结合的协同机制。

据介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湘雅医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大力推广中医药,率先开展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中西医协作诊疗。

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制定了《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护理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轮训制度》等相关制度。对于研究生和博士后,医院依托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的多学科优势,实行中医、西医专业导师联合指导,培养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对于临床医师,医院积极开展“西医离职学习中医”活动,建立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制度,提高西医人员使用中医药疗法的能力。医院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约,成为其住培人才联合培养单位,还建立了中医药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基地,争取医院在职西医临床医生学习率达40%以上,全院护理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轮训达60%以上。

为了满足开展中西医协调工作的需求,湘雅医院设立了名医传承工作室、中西医协同临床研究中心、治未病中心、中医康复治疗区、中西医结合病房等诊疗单元,打造了多个中西医联合专病MDT及中西医结合优势病联合门诊。先后建立了老年骨关节疾病、消化道肿瘤、中风、多系统萎缩等疾病的中西医协同诊疗方案,并将中医药救治纳入国家应急和重大传染病救治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医、教、研的中西医横向协同,以及贯穿医院医疗活动全链条(特色疑难疾病诊治、危急重症救治、应急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的中西医纵向协同。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团队获得国家科技奖。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雷光华院长指出,医院进一步将中西医协同纳入重大项目的布局,是中西医协同机制的亮点之一,中西医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医学中心的7大创新中心之一,中西医结合脑病科是国家输出型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组成;并且依托医院的学科总体布局,中医专科加入强势学科群建设。例如,中西医结合科与神经内科协同攻关的课题“大黄治疗ICH的临床疗效和机制研究”,获批湖南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另一项“大黄重构肠道菌群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获批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两项临床科研攻关计划。目前,两个科室正在合作开展“肠道微生态失衡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探索性研究”。

又如,中西医结合科与心内科协同研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祛瘀生新法通过PAR-4、FXI信号转导的抗血栓机制研究”;“冠心病血瘀证及大黄蛰虫丸治疗的代谢组学研究”获批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项目;“冠心病血瘀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医药纳米化? 中医也能医工交叉!

中医药自组装纳米水凝胶应用基础研究、基于精准医疗的纳米药物控释、基于中药为前体的碳量子点开发研究……了解到这些中医药前沿开发项目的同行无不惊呼:“天呐,湘雅医院也太牛了,居然中医药也能医工交叉,居然中医药也能纳米化!”

中医药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近年来,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启动了“中医药纳米医工交叉科学研究”计划。该项目的负责人、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特聘教授王杨说到:“作为研究型综合医院,湘雅医院需要探索新发现、提出新理念,中西医协同不仅包含西医,还有‘西学’,即西方先进的科技。我们要将临床现象上升为科学问题来攻关,努力回答临床医生的困惑,让中医药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具体如何将中医药纳米化?对此,医工交叉团队在临床工作中他们发现,针对脑损伤形成的“空洞”,口服及全身给药均难以将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损伤区。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提出了新的假设,如能局部递送药物,可直接在目标部位实现靶向修复。但在实践中,不能借助高分子材料作为载体来装载中药小分子,这种凝胶成分复杂,体内吸收分布排泄不明确,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毒副作用。

为了找到更合适的载体,该团队在实验室持续攻关,一边查阅材料学、化学等跨学科文献书籍,最终发现通过中药小分子直接自组装纳米水凝胶,可以实现三维支撑效应,药效能直达脑缺损区,并形成缓释递送系统。“该纳米材料具备良好的缓释性,促使药物的可控长效释放,克服了药物分子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将来可以最大程度完成临床转化。”

2024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与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联合攻关,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先进功能材料》发表题为《天然药物小分子共组装凝胶粉用于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中药组分配伍凝胶粉末》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王杨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湘雅医院为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钱学森那句“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该中西医协同团队搞的中医药事业,正是中国人能搞,外国人很难搞的。

落地试点方案 做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示范田”

2023年3月,随着医院成为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单位,《湘雅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实施方案》也随之出炉,其中明确了院领导对于该项工作的组织分工,由相关行政部门专责、专岗负责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秦怀金副局长调研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进展。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务部主任黄长盛介绍说,医院建立了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湘雅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设置“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项目办公室(挂靠医务部),在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分管院领导统筹中医药结合工作。

“旗舰”医院试点一年以来,中医药工作委员会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加强中医科与其他临床科室开展业务合作的措施》《鼓励各临床科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措施与办法》《中医药服务绩效考核制度》《“西学中”人才培训考评制度》《中药质量的控制与监测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

例如,根据规定,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每床至少配备0.4名中医类别医师和0.4名护士,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明显的重点专科每床至少配备0.4名中医类别医师(包括具有中医类别职称或西学中的医师)和0.4名护士。使中医类(含西学中)医师配置满足医院中西医协同需求。

结合优势学科和中西医结合科优势病种,湘雅医院建立中西医协同全病程动态管理体系,重点打造了老年骨关节病、术后快速康复、急危重症、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疾病、肿瘤等六个中西医结合系统诊疗中心,以及中医药创新科研中心、中西医协同创新转化平台等科创平台。对临床疗效明显的中药方剂开展临床循证研究,制成院内制剂和中成药产品。其中健胃愈疡颗粒、健胃愈疡片、天龙熄风颗粒、脑溢安颗粒、地贞颗粒等新药广受好评。

同时,湘雅医院积极构建中医药区域协同服务平台,与托管医院及医联体成员单位共享优质的医疗资源,提供远程医疗服务。通过区域影像中心、区域病理影像数据共享中心以及区域医疗质控系统的创建,打造一套贯穿诊疗过程的智能化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建设中医药智慧病区。

谈及试点工作的预期成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唐涛表示,2025年,医院将实现优势病种中西医联合查房率30%,会诊率达到40%,全院中医药服务率达30%;2026年,中医MDT参与率达到80%以上;2027年,国家医学中心病床100%融入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逐步建成全国一流、引领发展的中西医协作医疗、临床科研与转化中心。并将中西医结合体系的“湘雅模式”向全国推广,成为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的“示范田”。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