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论文、索引卡片……来中南大学寻找跨越时空的“宝藏”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4日 作者:余杏 赵云逸 易嘉新 张名泽
一本图书,是一个小型的文明富矿。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笔者来到中南大学图书馆,开启跨越时空的寻宝之旅。
图书馆在有限的空间里浓缩了跨越时间的文化精华,在这里,读者可以追溯几十年前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脉络,也可以了解学术前沿的新兴发现。
中南大学各校区图书馆也承载了许多“光阴的故事”。
铁道校区图书馆三楼至四楼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许多颇具年代感的书卷。翻开这些书卷,它们有的边缘泛黄,曾被人反复摩挲,有的书名由人工题写,有的是人工装订。
相似的是,书籍封里都粘贴了放置借阅记录纸条的夹层。借阅记录上一行行钢笔字展示了条件艰苦的岁月里,学子们克服困难、汲取知识的求索之心。
一本《直流输电》,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一人反复借阅,也曾多人轮流共读。
在快捷的数据库和便利的检索系统尚未普及的过去,管理员通过手写和印刷索引卡片来充实书籍分类目录柜,供读者查找资料。
柜中收藏的旧盒仍保存着记录了罗马数字、英文期刊分类等信息的手工誊写知识卡。
各校区图书馆颇具年代感的分类目录柜、索引卡片、旧书籍、手写论文。
除了丰富的书籍,中南大学图书馆还收藏了图册、论文文献等纸质资料。校本部图书馆404检索工具书阅览室存放着中南工业大学时期的硕士、博士论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论文多为手稿翻印,一百余页的论文、精细的图表及详尽的参考文献注释均由手写完成,清晰的笔迹中饱含匠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论文开始应用更先进的印刷、装订技术,位于书架上层的《矿岩中应力波的传输效应和能量耗散规律的研究》《粉末注射成形热脱脂工艺过程考察与研究》等一篇篇博士论文,见证了中南矿业工程、粉末冶金等学科扎实前进的历程,这些论文也曾被多人翻阅研读。
如今,中南大学图书馆线上系统支持远程访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Science、EV、PubMed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为师生学习和科研提供了海量数字、纸本资源。
截至目前,中南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总量520万余册,引进数据库260多个。
书籍的翻新,也反映了读书人探索脚步从未停止,现在的图书馆依旧每天都活跃着中南人品读书籍的身影。
2022级应用物理本科生傅林是图书馆的常客,他在过去一年中读完了36本书,涉及文史、科学等多个领域。在课堂之余,他很少去浏览社交平台里庞杂的信息,而是选择读书来放松心灵。
傅林认为:“阅读让我不再随波逐流,找到了生活中一些关于亲情、友情、爱情问题的答案。”
2022级视觉传达设计本科生李文娟把读书作为上下求索的助力,她说:“每当做专业作业没有思路,就放下手头的工作去读书,心情开阔以后总是能顺利思考出好的设计。”
好读书、读好书,求索之心通过书本的流动在一代代的中南人的身上传承、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