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小心,肥胖可能伤肾

来源:中国科技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8日 作者:俞慧友

近年来,全球肥胖率持续攀升,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肥胖不仅影响外观,还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的潜在诱因,其中就包括肾脏疾病。”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病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唐文彬呼吁关注、警惕和预防肥胖可能导致肾病发生。

2024年《柳叶刀》子刊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与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显著相关,风险比(HR)高达2.56,即肥胖人群患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是健康体重人群的2.56倍。

肥胖可能通过多种机制损害肾脏。比如,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出现胰岛素抵抗,增加肾脏负担。肥胖人群体内过多的脂肪组织,会释放更多的炎性因子,导致人体产生慢性炎症,损害肾脏功能。肥胖者时常伴有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

“肾脏疾病的早期症状往往隐匿,肥胖群体要特别留意肾脏从自身吃喝拉撒睡中发出的‘求救信号’。”唐文彬说。

“吃”,表现为食欲不佳,甚至恶心呕吐。

“喝”带来的身体水肿:眼睑、双下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水肿加重,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拉”:肠道菌群改变,排便异常,次数增多。

“撒”:身体出现排尿减少或夜尿频繁;尿中泡沫多,静置10分钟也不消散;尿液颜色异常,发红或浑浊。

“睡”:存在睡眠障碍,失眠多梦,入睡困难。严重时甚至人体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力减退。

“此外,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也可能是肾脏疾病的信号,需引起警惕。”唐文彬说。

当个人发现身体出现早期预警症状时,可通过科学的自我检测技巧和专业指标,实现慢性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

个人可在早晨首次排尿时观察尿液是否正常,若晨尿中出现细小泡沫,静置10分钟也不散,则可能是蛋白尿征兆。当个人将手指按压小腿胫骨前皮肤5秒,存在凹陷持续大于10秒都不恢复,则为身体释放的水肿信号,需到医院进一步查明原因。“如果3天内体重增加大于2公斤,也是一种隐性水肿信号。”她说。

此外,还可以通过家庭自测尿液试纸检测尿蛋白和潜血指标,发现呈现阳性需到医院复检,包括通过医院的“尿常规+尿沉渣镜检”初筛,明确有无镜下血尿或蛋白尿。查出可疑,则可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金标准,以及抽血检验肾功能进行进一步判断。

不过,尿液泡沫多,并不能和肾病画上完全等号。唐文彬表示,尿液中泡沫的形成,主要与尿液的表面张力有关。正常情况下,尿液表面张力低,几乎没有气泡。但当血液中蛋白质、葡萄糖漏出到尿中后,尿液的表面张力会增高,导致出现“泡沫尿”。

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都可能产生“泡沫尿”。但在“泡沫尿”的同时,还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浮肿、血尿、尿频等),则建议个人及时就医。

唐文彬给出了保持肾脏健康的小妙招: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保持尿液呈淡黄色,降低结石和尿路感染风险;健康饮食,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肪蛋白质的摄入;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如跑步),同时结合适当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通过科学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长期滥用非处方药物(如止痛药);每年进行一次肾功能和尿常规检查,及时发现指标异常;保持、调节好心态,避免压力过大。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