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步入学术殿堂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2年09月23日 作者:蔡栋 杨进
□我国第一位对联学硕士研究生今夏由中南大学招收
□全国最大的楹联研究基地5年内有望在湘建成
□楹联界一刊一报楹联湘军佳作多
今年夏天,中南大学文学院招收了我国第一位对联学硕士生。硕士生名叫鲁晓川,25岁,长沙人,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古典文学和古汉语方面有较好的基础,爱好对联和书法。他的导师是湖南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所长余德泉教授。
据悉,2003年,中南大学文学院还将继续在文艺学硕士点的对联学方向下,招收对联学硕士生。
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这次在我国首招对联学硕士生,既是一个创举,也是中国对联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其意义在于:一、它结束了对联仅在民间发展的历史,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对联正式步入学术殿堂;二、它标志着对联学科开始确立;三、它使对联进一步取得了与诗词曲平等的地位。
对联研究基地蓝图在握
三年前,经余德泉教授等人的奔走呼吁、何继善院士的大力推进、中南大学领导的支持,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个楹联研究所———“中南工业大学楹联研究所”(合校后改为“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1999年1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
研究所当时属于中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今属于中南大学文学院,余德泉教授任所长,何继善院士任名誉所长。聘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原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唐作藩,中国韵文学会会长、湘潭大学教授羊春秋,澳门大学文学院院长程祥徽等担任顾问,并聘海内外在楹联研究上有影响的一批专家担任特约研究员。
当记者采访余德泉教授,问及研究所的研究现状及长远目标时,性格爽快的余教授说:“我们初步计划花5年时间,把约300部对联典籍、1万副对联书法作品、解放前后发表的有关对联的主要文章以及创作质量较高的对联30万副输入电脑,并编出检索,建立一个楹联数据库,供海内外研究者使用,我们要建中国最大的对联研究基地。条件成熟时,再建一个中国楹联博物馆。”
一位功不可没的楹联学家
余德泉1941年生于四川叙永县一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但从小酷爱读书,而且与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平生读的第一部书就是《声律启蒙》,现在还能随口背来。1960年余德泉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师从王力、朱德熙等名师,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虽然人生经历颇为曲折,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语言研究。从80年代以来,已著书十余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单以对联而论,余教授就出版了好几部专著:
他1979年开始研究对联,1985年《对联纵横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一次就印了10万册,有评论说此书是“我国楹联科学的一部奠基之作”。
1986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国长联三百三》,此书获“1987滇版优秀图书奖”。
1997年在岳麓书社出版了《对联格律·对联谱》,此书首次总结出了作为我国对联格律核心的传统声律规则———马蹄韵,并编制出了我国第一个对联谱。
1998年在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对联通》,它是余教授在《对联纵横谈》的基础上又经过十年的研究和积累写成的,比《对联纵横谈》更全面、系统和科学,被专家誉为“通往对联殿堂的向导”。
1998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古今绝妙对联汇赏》,此书被称为“我国对联艺术的博物馆”。
这些著作和成就是余德泉教授20多年如一日,呕心沥血,辛勤努力所获得的成果,为我国对联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对联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中辛劳不难想见。
有次为了一个典故,他竟请教了二十多名学者。为了查证一些地方性掌故,他在一天之内曾寄出过三十多封信。到云南少数民族乡间考察非汉语汉字对联,路上遇到倾盆大雨,尽管半身湿透,仍没有退缩。到越南采风,同行的人都休息了,他还到一些民居、寺庙去抄录、拍摄对联;途中发现越南文对联从车边掠过而无从采录,心里着急,再三恳求车子停一下,随即跑下去把对联资料拍摄回来。因采集资料过度劳累,他两次病倒异乡。
楹联非小道 术业有专攻
楹联俗称对联、对子、联语等,自唐代产生以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在明清时期,封建帝王大力提倡作对联,朱元璋甚至命令百姓过年时必须贴上对联,并微服私访,以检查自己的命令是否得到执行。到清代几乎所有的文人都会作对联。
对联在清代虽然已十分繁荣,但始终无人作深入研究。
民国时有少量文章涉足于此,但很零散。不少学者却很看重对联。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国文一科由著名教授陈寅恪出题,其中一题是作对子。出的上联是“孙行者”,结果一半学生交了白卷。亦有对“胡适之”、“祖冲之”的,至今传为佳话。陈寅恪认为作对子最易测出学生的学识与中文修养。
“文革”后,人们逐渐意识到对联研究的价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研究领域的深入探讨不平衡。
更为重要的是,一般都没有站在学科的高度来加以研究。一些学者呼吁应给对联应有的地位,余教授更进一步提出把对联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
这一提议,得到了楹联界的赞同,并逐渐为社会各界所重视。
楹联湘军敢为人先
笔者向余教授请教了一个读者关心的问题:有人说会写诗就会作对联,是否真如此?余教授说:这是一种误解。对联与律诗一开始就是平行发展的,其发端都在南朝齐梁年间。古谓“文之妙者为诗,诗之精者为联”,“吟诗”与“作对”常联在一起,对联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与诗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同于诗。它看似容易,其实有自己独特的声律规则和写作方式,长联尤其如此。如果不熟悉对联的规则,作短联也许问题不大,作长联就可能乱套。
在对联创作领域,是否也是“无湘不成军”?余教授答道:“明清以来,湖南就是我国楹联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何绍基、曾国藩、左宗棠、王壬秋、吴獬、吴劭之等一大群人在对联创作方面不仅是扛大旗的人物,而且都有专门的对联集子存世。杨度、黄兴、蔡锷乃至毛泽东等人都是撰联的高手。由于这些人的作品,使对联成为湖湘文化的一道风景线。近十几年的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有人作过不完全统计,楹联界比较有影响的一刊一报中,《对联》杂志上的文章,湖南约占20———30%,《中国楹联报》上的文章,湖南有时竟占30%以上。国内每次征联,湖南不仅应征者占很大的数量,而且获奖的比例很高。中国高校第一个楹联研究所首先在湖南建立,中国第一位对联学硕士生首先在湖南开招,一些比较重大的楹联理论成果也首先出自湖南,这些都不是偶然的。其基础就是有支强大的对联‘湘军’”。
“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
由于诸多原因,要将楹联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真正确立起来,不可能一帆风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轻视楹联的观念还有影响。二是传统文化受到快餐文化的冲击,不少研究者亦变得急功近利。三是楹联理论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理论著作还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注意。
余德泉教授在谈到这些原因时,体会最深的便是缺少资金。他说,中南大学每年能给楹联研究所拨发一定的款项,已经很不容易了。但要建立对联数据库,以及从事大量的资料考察与搜集工作等,资金还有很大的缺口。招收楹联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使楹联事业的发展后继有人,这个意义大家都看到了,但以后的路还长。“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特别是社会的资金支持!”余教授说。
楹联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但只有把楹联文化作为一门学科真正建立起来,才可能将它继承和发展下去,而这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也只有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楹联文化这朵奇葩才能开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