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一块木板搭成工作台

来源:潇湘晨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4年04月09日 作者:李蕙蕙 胡力丰

一块木板搭成工作台

--省科协原副主席杨敬东追忆陈老

“陈国达院士的不幸辞世,是湖南科技界的巨大损失,我们对此表示深深的哀痛。”昨日,省科协原副主席杨敬东语气沉重地追述了陈老光辉执着的人生。

研究到老笔耕不辍

“恐怕我是第一个得知陈老去世噩耗的外界朋友。”昨日九时许,杨敬东来到陈老寓所准备看望老人时,迎面走来的是陈老的儿子,“当看到他臂上缠着令人触目惊心的黑纱,我什么都明白了”。回顾当时心恸一刻,杨敬东止不住掩面而泣。

作为著名院士研究专家与省科协原副主席,杨敬东与陈老相交颇深,结下8年的深厚友情。“在与陈老交往过程中,他生命不息、研究不止的工作热忱,多次让我们感佩万分。”

杨敬东介绍,陈国达院士一生致力于地球科学研究,迄今共有各类著作392篇,其中还包括4部共150万字的科研著作和7万余字的《陈国达诗选》。

一块木板搭成工作台

杨敬东充满感情地回忆,当他在1996年初次见到陈老时,陈老其时因中风,已不得不终日与轮椅为伴。“然而与我们言谈时,陈老思维相当活跃。并且一直坚持著书立说,带研究生。”一个细节让杨敬东至今难以忘怀,由于年事过高和身体病痛,陈老写作不能伏案,他只好打开抽屉,放上一块木板,搭成自己的“工作台”。除了吃饭和睡觉,陈老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了工作台上,长时间地看书或者写作。

热心关注青年成长

“作为中国著名科学家,陈老对青年教育工作一直给予了深深的关注。”杨敬东回忆,1998年,《三湘院士风采录》即将出版时,自己曾请陈院士为青年写篇寄语,结果陈院士寄来了《劝惜时勤学篇》,长篇诗体文语含殷殷厚望,希望青少年及时努力学习,勿虚度光阴。此后,当杨敬东再次拜访时,陈院士又在专心致志修改这篇诗作,并在诗作之侧打上醒目一行字:“关心下一代,人人有责。此件请复印推广。”此后,杨敬东多次看到老人一丝不苟地修改此作,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为了孩子们,陈国达院士在长达5年多时间里,竟将一首“劝学歌”修改了20多遍。

大地之子风格谦逊

杨敬东说,陈院士谦逊高尚的人格始终给予身边人深深的感动。2001年,中南大学校园内建起了陈国达院士的塑像。在塑像落成前,省科协领导曾专门来到陈院士家中,拿着人们准备镌刻在塑像底座上的题词“创地洼学说,树做人榜样”,征求陈老意见。陈老连连说:“不要这样写,评价太高了!”当另一个方案“地洼学说之父”再被提出时,陈老依然摇头说“评价太高”,并告诉来者:“一定要写,就写‘大地之子’吧。”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