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施助都讲诚信 “白沙”助学发放第二批贷款
来源:三湘都市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4年09月22日 作者:张军 陈亚静 通讯员 黎宏伟
今天是第二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中南大学学生胡贤第二次在白沙诚信助学贷款协议上签下名字。白沙诚信助学行动继续前行:湖南4所高校的499名品学兼优的学子,获得了第二笔白沙诚信助学贷款3000元。
受助方学会自强自立
在白沙集团、中信实业银行、中南大学等校方代表和100名受助学生共同参加的简短的贷款发放仪式之后,进行了贷款发放一年以来的首次“诚信”沟通会。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李小伟说:“班上能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人很少,手续也麻烦得多。白沙集团不仅拓宽了贷款求学的大门,还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勤工俭学的机会。”
中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胡贤家住江西农村,全家一年的收入还不到3000元,“今天拿到助学款感觉沉甸甸的,不仅因为它的经济价值,更因为它让我感觉到双肩上的责任重担。”今年暑假,她没有回江西老家,白沙集团团委帮她在员工家找了一份家教工作。
记者采访了多位接受助学款的学生,无一例外表示出对构筑诚信社会的责任感。“我们都想靠自己双手劳动来完成学业,以后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如期归还这笔贷款,这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而另一方面,学生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算过账,以后只要每个月还贷360元左右,压力应该不会很大。”
施助方构筑诚信体制
因为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等原因,近年来,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遭遇窘境。2003年8月,白沙集团首创“诚信助学”行动,开始了助学工程的新探索———为高校寒门学子提供大学学费贴息贷款和信用担保,湖南省内500名贫寒学子成为首批受助对象。
“我们是有风险的。”白沙集团副总裁刘学鲁直言不讳,“但我们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出于一个成功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另一方面,白沙诚信助学行动也并未流于惯常的做法,而是以诚信为纽带和基础,在迫切待助的学子们与丰富而又合理有效的市场资源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使学子们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法则与活水之中,谋求到平等的受助和发展的机会。而原500名当中的一名学生因上学期两门成绩不合格,被暂时停止贷款———这是依据白沙诚信助学贷款协议而执行的,也给其他人敲响了警钟。
校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也是白沙诚信助学贷款的重要一环。担负着搞好诚信意识培育和管理的任务,“对白沙助学的新模式给予最大的支持,也非常希望能持续下去。”
从贷款发放现场走出来,无论是施助者还是被助者,对未来的期冀都写在了脸上———白沙诚信助学会有一个灿烂的未来,因为,诚信就埋藏在我们心间。
七条渠道帮贫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由学生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内容组成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
渠道一:积极推行学生贷款制度。主要有三种贷款形式: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贷款;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其中,国家助学贷款自1999年到2004年6月底,全国累计实际发放国家助学贷款为52亿元,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83万人;2003年高校对学生的无息贷款发放金额约为6亿元,贷款学生约为23万人。商业贷款主要是由学生家长出面,据不完全统计,贷款额在20亿以上。
渠道二: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奖学金。据统计,2003年全国高校各类奖学金发放总金额约为33亿元,接受资助的约有450万人次。
渠道三:实施勤工助学制度。高校通过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参加适当的劳动,取得一定的补助生活费用。
渠道四:开展特殊困难补助。渠道五:实施学费减免制度。
渠道六:提倡“绿色通道”制度。教育部规定各普通高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措施予以资助。
渠道七:高校从所收学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资助困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