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3000万元启动“绿色冶金”项目 --微生物冶金将使我国冶金技术产生革命性突破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4年10月26日 作者:张茧 杨熙明 周科际

本报10月25日讯(记者 张茧 杨熙明 通讯员 周科际)一种与现有冶金方法截然不同的“绿色冶金”技术———“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今天在中南大学正式启动。采用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两倍以上,而且不污染环境。由该校邱冠周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这一项目,也因此成为2004年度我省唯一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的项目,获得了国家下拨及配套经费3000万元。副省长许云昭出席仪式并向中南大学和邱冠周教授表示热烈祝贺。

尽管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是矿产资源品位低、复杂、难处理,现有的常规化学选冶方法生产成本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不到30%,而且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而微生物冶金就是利用微生物将矿石中的有价元素选择性浸出,直接高效制取高纯度金属。以铜矿为例,由于铜矿里面含有大量的铁和硫,用一种专门以铁和硫为营养物的微生物放入其中,它吸收了铁和硫以后,剩下的就是高纯度的铜,综合利用率可达到100%。邱冠周教授这一技术在云南等地的应用实践证明,不仅污染少,而且每吨电铜的生产成本由常规选冶的1.4万元/吨,降至0.6万元/吨。

“973”计划

国家“973”计划由于门槛高、国家支持力度大而备受关注。该计划缘起1997年,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自1998年实施以来,项目的安排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未来,面向科学前沿,开展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项目研究期限为5年。

2004年度“973”计划经过严格遴选,最终在263个报批的项目中,批准立项31个。中南大学“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项目以教育部作为依托单位,中南大学邱冠周教授任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南大学为第一承担单位。此前由该校钟掘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铝材研究项目,曾入选1999年度“973”计划。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