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青春与责任同行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6年03月13日 作者:覃红 胡宇芬 通讯员:周科际

他,一位家境并不宽裕的在校大学生,用奖学金和勤工俭学所得,3年多先后资助了24位贫困中小学生;还是他,带队调查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状况,引起高层关注。他就是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2002级学生吴晓林。

一张张汇款单,记载着助学金的去向;一份份调查报告,记录着当代社会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它们的背后,分明写着沉甸甸的两个字:责任。

“阳光最平等,对每个人都不吝啬,孩子们受教育的机会也应该是这样。”

晓林的助学计划始于一次冲动。那是在进大学后的第一次班会上,全班30人中就有7个申请助学贷款,还有一名同学见名额太少只得放弃申报。晓林心里不是滋味:一个班就有这么多人交不起学费,全国有多少可想而知!还有多少学生连小学、中学都上不起!想到自己军训期间卖信封、夜宵赚了点小钱,他冲上讲台脱口而出:“我要建立一个助学基金!”

当时全班同学只当他是说说而已,并没有在意。晓林却是认真的。回到寝室,他左思右想,设计了一个捐助公式:助学资金=稿费的50%+奖学金的40%+勤工俭学收入的30%+其它。名字也想好了,就叫“阳光助学”,“因为贫困的地方更需要爱的阳光照耀。而且阳光最平等,对每个人都不吝啬,孩子们受教育的机会也应该这样。”

不久,晓林通过竞争当上了校报记者,开始有稿费收入。同时接下了送校报的活,每月3趟,每次送1003个寝室,一次100元。到2003年6月,他积累的助学款达到了1000元。

第一笔助学款200元,晓林寄给了平江一个贫困小女孩。不久,他从网上得知绥宁县发大水,许多学生面临失学,便给该县枫木团乡秋木田村小学寄去了800元,希望资助4个学生。这一捐,晓林和绥宁县从此结缘,这个县受助学生增加到10个。

吴晓林“阳光助学”行动带动了周围10多位同学捐资1000多元。截至今年2月,3年多内,助学款累计达到12000元,绝大部分是吴晓林的奖学金。

其实,晓林经常会面临经济上的压力。懂事的他每年只向父母要了2000元生活费,每月吃用开销就需600元左右,还要助学,他笑称自己有时穷得叮当响。

“学社会科学的更应该了解和思考社会。我们无力解决问题,却可以通过努力加快问题的解决。”

在去年暑假进行的一次社会调查中,晓林的目光再次投向最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

农村税费改革后,五保老人的生活费从哪里来?他们的生存状况怎样了?2005年七八月间,酷暑难当,晓林牵头,邀上5位同学深入长株潭做调查。

在湘潭县易俗河镇第三敬老院调查时,他们得知这里的老人们,供养标准1个月才40元,1周才能吃上1顿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汉27年前伤了腿,无钱医治,一直流脓不止。在这次为期15天的社会调查中,他们共走访了4个县市区的200多个村组的1000多户农民和8个农村敬老院,发现农村五保老人成了当今社会最困难的群体之一,亟须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

回到学校,热血沸腾的吴晓林和他的队员们就给上级领导写信,呼吁关注困难群体,还随信寄去了长达3万字的文字资料和2个小时的视频资料。今年1月,吴晓林收到了民政部部长李学举的回信,赞扬他们“难能可贵”。前不久,晓林回访易俗河镇第三敬老院,高兴地看到,在方方面面的努力下,每位老人每月的生活费增加到了130元,每天都能吃上肉了。吴晓林说:“我们是学社会科学的,更应该了解社会,思考社会。我们无力解决问题,却可以通过努力加快问题的解决。”

“消除贫困是全社会的事,一个人站出来可以带动一批人,一批人站出来就能带动更多的人。”

“他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当记者试图从旁了解吴晓林时,他的老师彭忠益、好友牛磊都说这一点让他们印象最深刻。

晓林的家在山东烟台农村,对“三农”问题尤其关注,大学三年的暑假社会实践,他都在农村转,除了调查农村五保户情况,还带着“龙头企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农村养老状况”等课题,走村串户访农民。

在晓林的成长中,父母亲给予了良好的影响。晓林的父亲当过27年小学民办教师,有机会转正时却让了老的让小的。班上学习不好的孩子,父亲带回家辅导,帮他们买本子买橡皮擦还管饭。而晓林只能用葡萄糖瓶塞做橡皮擦,羞得小晓林每次用完马上藏起来。他的母亲则是那种可以拿自己的碗给乞丐盛饭吃的人。“从父母亲身上学到的是对别人的爱,”吴晓林说。

3年省吃俭用资助别人上万元,晓林不否认有过几次动摇。当他装的廉价电脑坏了没钱修时,当论文因交不起版面费无法发表时,当有人质疑他助学是作秀、为了出名捞取无形资本时,委屈和遗憾就会浮上心头。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坚定地说:“嘴长在别人身上,我管不着,我只知道做自己的事。消除贫困是全社会的事,一个人站出来可以带动一批人,一批人站出来就能带动更多的人。我希望结果是这样。”

如今品学兼优的吴晓林已被中南大学保送读研。他说只要有能力,想把“阳光助学”一直做下去。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