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协“八大”闭幕 何继善连任省科协主席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21日 作者:——
本报12月19日讯 湖南省科协第八次全省代表大会12月19日下午在长闭幕。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蒋建国在闭幕大会上讲话,要求全省各级科协、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认清神圣职责,努力担负起建设创新型湖南、加快富民强省的新的历史使命。 省领导唐之享、甘霖、龙国键、卢光琇、王振杰,老同志尹长民等出席闭幕式。 大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我省科协工作的成绩,研究确定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并选举产生了由176名委员组成的湖南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宣布了新当选的省科协主席、副主席、常委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何继善再次当选为省科协主席。尤昭玲(女)、尹泽勇、王柯敏、卢光琇(女)、田明星、龙国键、刘友梅、庄钊文、吴明夏、杨薇(女)、邹志强、周兴铭、周宏灏、官春云、易小刚、青先国、姚守拙、荣诚、钟掘(女)等19人当选为副主席。在主席、副主席中,共有在湘两院院士8名。 蒋建国强调,全省各级科协、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努力为实施科教强省战略大展身手,建功立业;要紧紧围绕加速新型工业化,着力推进自主创新;要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我们做科普工作,既要重视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的普及,更要重视科学思想、观念和精神的普及。要注重科学普及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不同层次的群众都能够受到良好的科技教育,让科技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蒋建国指出,完成这次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关键是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蒋建国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带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切实把科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科协及所属团体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会上,副省长甘霖向王凤飞、王永久、王笃达、刘宝琛、杨敬东、陈火旺、周思源7位同志,颁发了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荣誉委员证书。会议决定聘请姜儒振等12名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为省科协顾问。闭幕大会由省科协副主席邹志强主持。
“创新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
———访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何继善 身着黑色西装、白色衬衣,一丝不苟的何继善院士身上总是透出一股温文尔雅的学者气度。12月19日,在众科协代表一致举手表决下,何院士当选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这也是他第三次被推举担任此职。在新的历史时机下,这位从事科协工作多年的学者有怎样新的期许和抱负?记者对这位青少年眼中的“明星”科学家进行了专访。“要有程咬金的三板斧” “这是我第三次担任省科协主席职务,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虽然我不是‘新官’,但也要有‘程咬金的三板斧’。”72岁的何继善不失幽默地打开了话匣子。对于这次当选,何继善坦言“感觉重任在身”。 不少人认为有多年科协工作经验的何院士,对新一届的工作应该得心应手,十分轻松,但何继善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已在科协工作了10来年,对工作比较了解,但工作最怕失去创新,关键是要有创新思维,这也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何继善表示,接下来的5年是湖南飞速发展的5年,迫切需要提高全省人民的科学素养,这将对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等我这一届到期,我已经有77岁了,我希望接下来的5年要比以前做得更好,不让信任我的人失望。”何继善微笑着说。身体力行到基层去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何继善多次提到了科技工作者下到基层,为基层企业、农村带去科学知识和经济效益的事例。“有一次在洪江,当地一位种植户种植的黄桃总是果树中间结果少,百思不得其解。与我同去的一个园林专家建议种植户用木棍将树枝撑开,让果树多接受阳光,就这一句话让这位种植户当年增加10%-20%的收成。”何继善一边说着一边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成就感。 根据何继善的计划,他要通过各级科协与科技工作者的密切联系,广泛发动全省180万科技大军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他说:“我要身体力行,组织更多的科技人员下到基层去传播科学知识,提高社区、农村群众的科学素养,为基层企业真正解决科技难题。发展科技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县等,为农村居民实现增产增收。”青少年科技创新是重点 “‘明星’要大家都知道才叫明星。”当记者提到雅礼中学的同学们建议要让科学家成为当代“明星”的事情时,何继善笑着表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是科协的重点工作,科技工作者特别是科学家要对青少年多做引导,给他们起到好的影响,“多开展一些‘大手拉小手’的活动”。 何继善高兴地告诉记者,即将动工的省科技馆,计划投资3个亿,占地180亩,其规模和内部设施将堪比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建成后这将是一个重要的科普阵地,将通过多种形式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何继善为青少年们勾勒了一幅美好的科技蓝图。同时,他表示还要继续开展每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培养更多的富有科技创新精神的青少年。 □何继善简介
何继善,男,汉族,1934年9月生,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著名应用地球物理学家,中南大学教授,湖南省科协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主席。先后任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助教、讲师、副教授、系副主任,中南工业大学教授、副校长、校长等职。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是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终身会员。2006年12月19日,再次当选为湖南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何继善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46年,创立和发展了以双频激电理论为核心的电场理论,建立了包括伪随机激电理论、电流场与金属矿晕理论、频率域非线性地电化学场理论的地球物理系统学术体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先后主持完成了70余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省部级奖24项,(其中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1等奖6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同时,何继善长期坚持深入基层,开展科学普及工作。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