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患者在家门口看好病”——湘雅二医院医疗下乡写真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02月16日 作者:谭克扬 王玉林 雷文华 何丽利
    1月下旬,在凤凰县阿拉营镇卫生院住院分娩的28岁农民产妇麻小青,患严重贫血和营养不良症,剖腹产后血压很低,生命垂危。在这里开展下乡医疗服务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医师陈建林博士,立即组织技术力量对其进行全力抢救,终于将这个产妇从死神手中夺回了生命。
    “我老婆的病这么重,如果不是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医师,如果还要送到城里医院去治,恐怕就没救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你们的救命之恩!”看到麻小青苏醒了,她丈夫紧紧地拉着陈医师的手激动地说出了心里话。
    上述事例仅仅是湘雅二医院开展下乡医疗服务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他们已派出下乡义诊、医疗扶贫、基层带教、灾区救助等多种形式的医疗队30多批次,对老少边穷地区多家县级基层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进行技术指导,经常进村入户为农民群众开展查病治病、健康教育以及保健服务,仅2006年下半年就下乡接诊农民患者1万余人次。
    湘雅二医院作为一家国内外知名的部属大型综合性名牌医院,为何对下乡医疗如此重视呢?医院党委书记刘伏友教授对记者说:“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全社会普遍关心。解决这个问题,城市大医院理应发挥好人才、技术等优势,特别是紧密结合国家和省里开展的有关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活动,切实抓好医疗下乡服务,努力让农民患者在家门口看好病。因此,我们不断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湘雅二医院使受援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根据国家卫生部等部门的安排,省卫生厅决定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活动,计划从2005年至2008年,选派万名城市医师到县以下基层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3年后形成制度。这项措施一出台,湘雅二医院率先响应,立即制订具体措施,明确规定今后青年医师在技术职称晋升上要与下乡经历挂钩,提倡和鼓励大家在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实践中锻炼成长。
    通过层层动员,全院上千名医师踊跃报名参加这项活动。在此基础上,医院从内科、外科、妇产科、放射科和检验科等基层最需要的医技科室,精心挑选了数名资深主治医师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下乡医疗队,于2005年6月开赴桂东县人民医院参加“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活动。2006年下半年,医院又从眼科、皮肤科、麻醉科等科室选派5名优秀医师加强医疗队的力量。
医疗队从帮助桂东县人民医院整章建制、规范医疗行为入手,具体指导其完善诊疗服务、查房、手术流程、病历书写等医疗制度,采取边示范、边讲解,特别是对疑难病例进行全院大会诊、大讨论等方式方法,使该医院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并帮助该院开展了胃肠X光检查、显微镜下青光眼与白内障手术、婴幼儿血管瘤切除、耻骨后前列腺摘除等10多项医疗新技术,使当地农民在家门口看好病逐步变为现实。
    82岁高龄的当地农民李成贵,患有冠心病等多种严重病症,去年12月底病情恶化,被送到桂东县人民医院救治。诊断结果表明,必须马上进行手术才能挽救其生命。而给高龄患者做手术,麻醉技术显得极为重要,由于该医院在医疗队的帮助下加强了麻醉技术力量,使得这类以前只能在城市大医院施行的大手术,在县级基层医院顺利完成。
   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湘雅二医院使受援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地处湘西地区的凤凰县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薄弱,有的乡镇卫生院甚至一度依赖“老三件”(一副听诊器、一根体温表、一副血压计)看病,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突出。针对上述情况,湘雅二医院遵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的指示精神,积极主动地启动这项工作,于2005年10月在省(部)直属单位中率先选择凤凰县阿拉营镇卫生院,作为对口联系的“科技特派员”试点单位。
    医院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的思路,想方设法为卫生院捐赠了多功能监护仪、X光机等一批急需的医疗设备,使其医疗硬件设施得到改善。医院成立了“科技特派员”专家组,并选派青年医学博士陈建林、陶澄等几名思想作风过硬、业务技术精湛的青年医师,作为首批医学“科技特派员”,进驻阿拉营镇卫生院开展医疗“传、帮、带”等工作。他们根据当地急需,首先帮助卫生院建立了骨科、妇产科等几个重点专科,使农民群众在这些专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缓解。
    医院还根据“科技特派员”的建议,将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分期分批地选送到长沙进修和培训。“科技特派员”则在门诊、手术、护理等医疗服务实践中,对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全方位带教。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医院院长尹邦良教授多次带领专家教授到卫生院传授技术,并深入当地农村义诊。在最近一次义诊活动中,他们就为400多名闻讯赶来的农民患者提供了免费诊疗服务。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湘雅二医院白衣战士的身影,来自全省农村数百件感谢信和锦旗牌匾表谢意
    灾情就是命令。多年来,我省哪里发生灾情哪里就有湘雅二医院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身影。去年7月中下旬,受“碧利斯”等热带风暴影响,我省耒阳、郴州等地农村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灾情发生后,医院接到省卫生厅有关开展防病救灾的指示,立即选调精兵强将组成医疗队,在院党委书记、肾病专家刘伏友教授带领下,火速赶到耒阳重灾区。
    一到目的地,医疗队所有队员便投入紧张工作。他们看到灾民们从田间赶来就诊,其中有的人沾满泥巴的腿上长满了皮疹,便当即决定给有病者治病,给无病者也涂上防护药物,有效地防止了皮肤病在灾区暴发流行。
    医院先后派出多支医疗队深入灾区农村。队员们冒着高温酷暑,每天平均步行10余公里查病治病、消毒、宣讲防病保健知识。段绍斌医师劳累过度,慢性腰肌劳损和椎间盘突出病复发,腰背极为疼痛,仍然坚持忍着为灾区农民群众服务。童德军博士、刘小伟医师等队员每天坚持加班到深夜2点左右,编写了一套灾后常见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与防病治病药品一同发到灾民手中。这样一心为防病救灾服务的事例不胜枚举。通过该医院和全省卫生战线等各方面的努力,我省湘南地区取得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胜利。
    由于湘雅二医院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健康,注重开展医疗下乡服务,取得了显著成绩。最近,该院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医师张丽娟被评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医院已收到来自全省农村的感谢信、锦旗和牌匾数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