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知识产权运用
———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访谈录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07日 作者:胡宇芬 何萍
“我刚刚送走美国巴特尔公司的一个代表团。该公司负责管理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等全美著名的6个国家实验室。其下属的360知识产权公司主要负责高新技术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作。这次巴特尔公司的副总裁和360知识产权公司的执行总裁来中国的目的是寻找高校加入他们的联盟,开展知识产权项目的商业化运作。国外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利用上有很多好的做法,这次交流我们看到了差距。”近日,百忙中接受采访的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开场就讲了这件令他感触颇深的事。 黄伯云是我国著名的材料学家,先后完成国家攻关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等10余项,科研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数以亿计,其领衔攻关的“碳橘/碳橘航空刹车材料及其制备技术”获得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曾在美国求学8年的黄伯云,对国外根植于民众心底的创新文化十分认同,对国外充分挖掘、利用知识产权的能力非常赞赏。“有自主创新的产品才有竞争力,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才有灵魂。以前有很多教训,辛辛苦苦赚的利润大部分向国外付了专利费,自己却沦为廉价劳动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意义重大,可以说国家命运、民族兴亡系于此。” 黄伯云回忆自己的第一项专利是关于生物材料的,1990年取得专利权。历经20年努力研制成功的“碳橘/碳橘航空刹车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已拥有10多项专利,还在进行深入研究,相信也会取得更多的知识产权。“从忽视到重视知识产权,我国新材料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应用水平大大提高,与国外的差距逐年缩小。”谈及学校的知识产权保护,黄伯云庆幸学校抓得紧:“科技处很早就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安排专人帮助老师申请专利,校内专利实施率达到70%%,形成了专利创造和运用的良性循环。这次美国巴特尔360知识产权公司在中国选择中南大学作为最有希望的合作伙伴,就是表示这里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让他们最受鼓舞。” “世界变小了,舞台变大了。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一定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特别是要把如何运用知识产权纳入到国际交流的范畴。”访谈中,黄伯云多次提到这个观点。他说,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不是搞两年三年宣传就行了,要通过与国际的交流合作提高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学习先进的知识产权运作模式,充分运用好知识产权制度,最终推动我们走向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