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智库”助力一化三基
来源:潇湘晨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06日 作者:张冬萍
潇湘晨报7月25日讯 (记者 张冬萍)中南大学是中国南部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高等院校。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后,中南大学在湖南高校率先启动科教兴湘行动计划,重点围绕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及钢铁有色等支柱产业的重大需求,大力发挥“科技库”、“思想库”和“人才库”的作用,成为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强力助推器。
“十五”以来,中南大学先后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36项,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二,其中一等奖3项,在全国排名第一。近两年,中南大学围绕湖南工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发挥学校科技自主创新的优势,承担了湖南省安排的各类研究计划项目786项,成为湖南新型工业化的“科技库”,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63项,其中一等奖12项,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及人才支撑。
2007年,中南大学与全国14家有色金属行业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发起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科技创新联合体”,并与省内龙头骨干企业共建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先后与湖南有色、衡钢集团、三一集团等共建研究院,与华菱集团、湖南晟通、湖南凌天科技、湖南建工集团、省有色金属研究所、郴州金剑焊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了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华菱湘钢、时代集团等企业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止到目前,中南大学已经与省内1000多个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支持。
为了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中南大学大力发展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学科性公司,截止到2007年底,中南大学在湖南的学科性公司已达46家,产值超过80亿元,打造了山河智能、瑞翔新材、湖南杉杉新材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核心企业。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李健表示中南大学拟将在学校周边2公里、20公里和200公里范围内打造高新技术项目孵化带、示范带、辐射带,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