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古丈县小村6岁留守孩子:“我的理想是打工”

来源:三湘都市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07日 作者:杨博智

爸爸,你什么时候再回家抱我

6名大学生在十余村庄里的7天:数百家庭里的留守孩子令网友泪流满面

中南大学赴古丈县调查留守儿童团队的六名年轻人,从左至右是:刘玉梅,刘俊峰,董海丽,谢振兴,曾荣添,安利梅(中间是当地学校谭校长)图片由调查队成员提供

9月3日,我像往常一样打开“网友爆料”后台,在众多网友提交的奇闻趣事、情感秘录、喊冤叫苦的爆料里,我一眼看到了这封署名为“中南大学赴古丈县调查留守儿童团队”发来的信:7月12日到18日间,6名青年学子,历时7天,走访十余座村庄,调查数百位乡民,写下一份内容详实、感情真挚的调研报告。

他们的数据或许还不够准确、全面,他们的论证或许还不够合理、严谨,他们的结论或许还不够清晰、有力,但可以看到,这是一份用心的调查、是一份凭情写就的调研报告。

当我们把这份报告的全文转到华声论坛里,论坛立刻沸腾了,网友无不为6名学子付出的努力而叫好,无不对留守儿童的处境表示出深情的关切。

在调研报告之后,我看到了许多苦难的描述和忧伤的泪水,但我更愿意去品读的是他们铁肩的道义和脉脉的温情。

我想到的是,当有更多的年轻人去体察百姓的苦乐,有更多的年轻人去思索民族的未来,国家、民族的复兴便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平均年龄仅21岁的6名学子,照片上他们青涩逼人,无论是在乡间集市寻访,还是在留守儿童的家中聊天,无论面对乡民的贫穷,还是面对孩子的童真,他们都面带微笑,心含温馨。他们灿烂的笑脸,正是我们的年轻人所需要拥有的表情,他们内心的情愫,正是我们的年轻人所应该具备的涵养。

让我心里始终保有一份温暖和希望的是,在队员刘俊峰的7篇日记(本版摘选4篇)里,每天的天气都是“晴”。

■记者 杨博智

调查·日志

爸爸去远方了,为了妈妈的病

2009年7月14日 晴 星期二

交谈时,我不经意看到女孩写的一篇作文《父亲》:“我的父亲是个非常普通的农民,整年在外面打工,我知道他是为了这个家,所以才到外面很远的地方打工,那样我就有钱读书了,妈妈就有钱看病了。我的父亲看起来有点老,因为他皮肤黝黑黝黑,且额头上布满了皱纹,记得有次父亲回来,我望着父亲那布满血丝的眼睛问他什么时候能够再回来,他抚摸着我又笑着说‘很快’,然后就走了。每次我一看到同学的父亲来学校看望他们的时候,我就笑着对自己说我的父亲很快就回来,很快我就可以看到我的父亲了。虽然我的父亲不富裕,但我很爱他,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父亲我爱你,但我同样希望你早点回家。”

熬药的女孩和流泪的男人

2009年7月15日 晴 星期三

进门的地方一个女孩坐在灶台前烧火,整个房子里黑黑的且是满屋烟,还有一股淡淡的药味,叔叔在忙着招呼我们,问我们吃早餐了没,当他看到我站在外面拍摄时,他忙着又出来招呼我进去坐。我们讲清来意后,他的脸色变得非常凝重。他告诉我们,老婆已经逝世了,把女儿和儿子丢给了他,他自己还有多年的病,现在每天都要吃药。儿子不久前也得了一场大病,还动了手术,他指着墙上挂着的CT照片眼中已是泪水满眶,他怕我们看到,转过身去,把眼泪擦干。

我的理想是打工

2009年7月16日 晴 星期四

“我的理想是打工”,当一个6岁的小女孩跟我说她的理想时,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孩子们的回答往往是反映他们真心所想的,我惊讶的不是打工不好,惊讶的是一个6岁的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轻松地讲出自己的理想是打工。

小女孩由婆婆带着,爷爷已经去世,爸爸妈妈在广东打工,并且有几年不回家了。在她平时的生活中,那些祖辈的大人天天跟这些孩子唠叨说打工,不打工就没钱,以致孩子从心底就知道打工就是钱,有钱才能活得好。

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是好人

2009年7月17日 晴 星期五

在采访一个13岁的小女孩时,我们问她,你的心愿是什么呢?她想了一会儿,然后对我说,“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是好人”。

她的家很简陋,大门是用小竹条绑在一起做成的,妈妈带着三个孩子在家,弟弟妹妹很小都不懂事,看着我们,一直在嘻嘻哈哈的笑,而她却呆在房里,低着头,和其余大部分孩子一样,有些黑,有些害羞。我们走到她身边,和她亲切地交谈,当问到她爸爸是不是在外面打工时,她用很低的声音说:“没有爸爸。”然后慢慢地抬起头来,眼睛里是满满的忧郁。

(节选自队员刘俊峰的日志)

调查·数据

近七成留守孩子希望

父母回到身边

1、父母是否在家? 52.11%的孩子父母不在家。

2、父母不在身边时,和谁生活在一起? 75.76%的孩子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3、最喜欢的人是谁? 86.86%的孩子选择了“爸爸妈妈”。

4、是否会经常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 68.69%的孩子表明很想念。

5、是否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回家陪自己? 67.68% 的孩子希望自己父母回家。

6、是否希望得到社会和学校更多的关怀和关注? 62.63% 的孩子们表明希望得到更多关怀。

7、在遇到困难时是否愿意自己想办法? 50.5%的孩子选择了“愿意”。

另外,大部分孩子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还是很满意的,分析结果显示,他们的幸福指数是67.68%,或许他们习惯了没爸爸妈妈陪在身边,但还有5.05%的小孩非常期望改变现在所处的环境。整体看来,父母不在家的孩子感恩心态比较好,就算别人只给他们一点点的好,他们也会感到很幸福。(有兴趣者可登录http://bbs.voc.com.cn/topic-2053181-1-1.html了解调查报告全文。)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