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先行先试政策 推动科学跨越率先发展
来源:红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3日 作者:周小明
今年以来,郴州桂阳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会议精神,抢抓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遇,坚持把做好先行先试作为主要抓手,把用足、用活、用好、用强“34条”政策作为尚方宝剑,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第一菜单,创新工作思路,把握关键环节,全力打造承接平台,在贯彻落实先行先试“34条”政策、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1.推进厂房建设“先行先试”,拓展承接平台。一是推出“零风险”承诺。标准厂房建成一年后,投资商未能实现对外租赁的,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按此价格予以返租;因项目入园需要,租赁价格未达到标准的,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实行补差。二是给予多方面奖励。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建设标准厂房用于出租或出让给企业从事工业生产经营的,除申报省、市标准厂房建设补贴外,县里再按省市奖励标准的30%予以奖励。同时,对标准厂房出租应缴纳的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按80%的比例奖励给投资者。三是实行最优惠收费。所有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凡属省、市收费的,按最低标准征收,专项性、政策性基金实行缓交,待厂房租出或出售后,再履行相关手续。免收县级行政事业性规费和政府基金,只收取工本费,服务性收费按最低征收标准的30%执行。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努力化解资金瓶颈。实施了以园区土地和原基建工程款置换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的思路,工业园区以最优惠的工业用地价格将规划地块出让给开发商建设标准厂房,以原基建工程待付款抵扣购地款,剩余部分由县财政按进度兑付给开发商,用于标准厂房建设。今年来,促成郴州宏兴房地产有限公司、桂阳县松发服务有限公司及伍楚衡、刘福生等开发商启动建设7处独立厂区共9万余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投入资金过亿元。县工业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将园区土地和自建厂房实行抵押担保,委托城投公司向开行贷款3000万元、中国银行贷款6000万元、农业银行贷款4000万元,全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和办公配套设施的综合性开发。利用集体土地流转政策,积极与园区周边村组协商,鼓励村组或农民自建标准厂房用于出租。城郊乡柏树村民与老板合作集资兴建的标准厂房成功引进了金银花饮料厂。截至8月底,全县实际启动标准厂房建设10处共计12.8万平方米,为市下达考核目标任务的213%;竣工面积6.7万平方米,已超额完成市下达全年任务数。已竣工的5个标准厂房项目全部实现对外出租或被企业整体购买,利用率达100%。
2.推进优质服务“先行先试”,追求效能提速。一是优化建设环境。坚持把软环境建设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大力开展“发展环境治理优化年”活动,积极为项目落地和建设创造条件。落实暂停征收存款利息所得税政策,及时取消、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行政问责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成立国家公职人员履职过错投诉处理中心和优化环境“110”,整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建立工地警务室,大力整治和查处阻挠、破坏项目施工的违法违法行为,切实解决施工环境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维护投资商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施工环境。二是做活政策平台。对在县工业园投资的生产项目,其应收取的行政事业性规费,除国家、省、市收取的部分及有偿性技术服务费外一律免收。凡属于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给予优先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实行“先上车、后补票”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建设成本。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功能,探索房地产税费一体化征收,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办事时限,为业主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3.推进城市建设“先行先试”,突破发展瓶颈。一是着力突破融资瓶颈。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有资产抵押结转续贷三大融资平台,以城投公司为载体,主动争取国家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实现了新区开发、项目运作从“先看资金再定项目”到“先定项目再筹资金”的观念转变。近年来,共争取国家开行、农发行、建行、信用联社等贷款指标5.28亿元,日元贷款5.25亿元,为舂陵大道、欧阳海大道延伸工程、妇幼保健院中心大楼等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分别采用BOT模式、PPP模式建设。二是着力突破土地供应瓶颈。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严格落实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严格控制零星供地、土地投资强度及容积率,推行用地预审申请制度,从源头上引导和控制项目用地规模,最大限度节约用地指标。积极利用重点项目、梯度转移项目、外资项目争取额外用地指标42公顷,通过活存量、扩容量、要增量盘活土地近120余亩,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三是着力突破旧拆迁瓶颈。坚持以民为本、依法行政,实施“人文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有效破解拆迁难题。在环城西渠综合治理工程拆迁工作中,坚持顺应民意、科学决策,创新模式、惠民利民,群众参与、阳光操作,精心组织、亲情拆迁,确保公平公证,赢得了沿线拆迁群众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工程启动后仅一个月内就顺利完成了拆迁任务,整个拆迁无一户强制拆迁,无一起上访事件。
4.推进重点领域“先行先试”,提升发展水平。一是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利用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两个融资平台,为企业牵线搭桥、包装项目、协调融资,目前已到位信贷资金2.63亿元。以两宗政府存量土地作抵押,为银星公司落实贷款1亿元。以县政府名义为宝山、黄沙坪矿提供1000万元贷款担保,承诺利息由县财政支付,本金由县财政兜底。县财政出资500万元参股湖南省农业担保有限公司,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担保支持。县财政拟注资1000万元,已到位400万元,筹建郴州汇源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桂阳分公司,确保资金放大倍数大于6倍以上,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业务1.2亿元以上。同时积极筹建村镇银行,预计10月份完成组建工作。二是完善财税征管。在全市率先进行一般纳税人认定和煤炭税费源头征收,力争全年煤炭相关税收增收1亿元以上;建立财政“两税”考核机制,全面开展“两税”专项清理整顿,力争增收1000万元;实行项目建设税收“一张表格建档,一个责任人跟踪,一个关口把头”征管机制,严格凭建安发票和国税材料完税证明拨付工程款;将房地产业控税关口前移至工程规划和验收等阶段,堵塞征管漏洞;对建材行业税收开展联合整治,力争挖潜500万元。三是加强产学研结合。出台《桂阳县关于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意见》文件,县财政预算设立促进产学研结合专项引导资金。引导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大对产学研结合的投入。加强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为企业与高等院校产学研结合搭建平台。目前,千吨级超细高纯高白高岭土的制备及应用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超声波低温提取“金银花”技术申报为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千吨级超细高纯高白高岭土的制备及应用和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推广为市科技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