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继续报名 你回家的路会更暖
来源:红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1日 作者:胡颖异
红网长沙1月21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胡颖异)在得知本报可以送贫困大学生回家的消息前,湖南第一师范大四学生小张已经决定在长沙一宾馆打扫卫生赚钱。“不是不想回家,实在是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昨日,本报报道的《贫困大学生,我们送你回家过年》(详见1月20日B04版)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许多贫困大学生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表示,快过年了谁不想回家,希望本报的活动能让自己早日与家人团圆。
小张的老家在怀化,离长沙不远,可她四年来只回去过一次,还是一日三餐吃馒头,中午喝些食堂免费的汤,才存下的路费。听说本报可以送贫困大学生回家,她充满了期待。小张的父亲在长沙一家宾馆做保安,妹妹今年刚来长沙读大学,还没放假就吵着要回家。而父亲每月仅1000元的工资根本不够姐妹俩的学费和生活开支,所以小张读书特别勤奋,靠奖学金和打工挣自己和妹妹的学费。快放假了,小张和父亲商量好,今年过年不回家了,两姐妹去父亲上班的宾馆打扫卫生。
“对不住孩子啊!”小张爸爸的声音听上去很沧桑,他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勤勤恳恳的农民,外出打工,家里的老婆、父母虽然嘴里不说,但我知道每年到这时,他们就眼巴巴地盼着我们回家。”张先生希望本报能帮他全家圆这个梦。
在中南大学读大三的何同学老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小县城,因为家庭经济情况,也因为路途遥远,大学三年来他从没回去过,春节回家对他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过年不回家肯定很孤单,但是我要利用春节和寒假期间好好实习,长沙已经有一家企业和我初步签约。”何同学说,“自己能挣钱养活自己,这几个月不再向家里要钱,就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在打来热线的读者中,大部分是贫困生因为没钱回家而选择在长沙打工,许多成绩优秀的,则选择在冷清的宿舍中专心复习考研。还有许多的热心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推荐身边的贫困学子,希望我们能助他们一臂之力。此次帮助100名贫困生“开心回家,幸福过年”的大型公益性活动,由本报联合江苏卫视主办,中粮集团福临门出资赞助。本报热线0731-85571188继续对您敞开,欢迎贫困学子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