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自治州“三大合作”提升科技实力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9日 作者:彭业忠 张湘河

近日,记者在花垣县民乐镇看到,花垣县强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低品位锰矿石浮选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一期投资为1.5亿元,年生产能力为12万吨。这是该县与中南大学进行科技合作、联合攻关的突出成果。

自治州借助外力,与特聘专家顾问、12所高校及省科技厅进行“三大合作”,大大提升了全州的科技实力。目前,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1%。

自治州从1999年起,实施特聘专家顾问制,每3年特聘一个15人组成的专家顾问组,现已是第四届,其中包括袁隆平、刘业翔、钟掘、俞汝勤等院士。根据自治州的资源优势,聘请对象集中在新材料、矿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方面,使纳米果王素、无硒高纯电解锰、超微细球铝粉等一系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科技产品得以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成为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十一五”以来,特聘专家顾问组共设计新工艺56项,开发新产品120项,获得专利授权188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6亿元。

自治州于2008年启动了“州校合作”工程,与中南大学等省内外12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用”的科技合作机制,70家企业与高校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共建工程技术研发机构70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两年来,共同实施科技项目140余项,解决技术难题110项,研发新技术12项,开发新产品85项,使自治州的63家企业发展成为科技型企业,200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9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29%。

省科技厅与自治州于2009年初启动了“厅州会商”合作机制,推动前两项合作向纵深发展,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使自治州的更多百姓从中受益。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