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湘雅二医院成功为“维和”军嫂置换瓣膜

来源:红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7日 作者:董雷 刘祥

红网长沙3月16日讯(记者 董雷 通讯员刘祥)最近10多天来,张丽“一心三用”。一是想念远在非洲“维和”的爱人,一是惦记在老家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她不得不面对心脏病加重的痛苦。

3月4日,张丽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成功完成人工二尖瓣的置换,终于可以放心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思念中的亲人了。今日,张丽带着灿烂的微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患有心脏病的她与“维和”战士结连理

时光回到16年前。那时张丽14岁,正值花儿一般的年龄。大家都不曾想到,她的心脏会有问题。在湖南某医院,张丽置换了人工单叶倾碟二尖瓣。之后,张丽从老家郴州安仁县远赴广州打工。

有了一些积蓄,张丽返回了老家,这时她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2004年,经人介绍,张丽和部队官兵李华相识,并坠入情网。张丽将自己的情况如实告诉了李华,李华欣然接受了她。相恋两年后,张丽嫁给了李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嫂”。从此,夫妻俩聚少离多,备受相思之苦的煎熬。

2007年,两人有了爱情的结晶。2009年8月份,部队派遣李华到非洲执行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任务。离别时,李华放不下心,再三叮嘱张丽注意身体。看见李华远去的背影,张丽转身后,潸然泪下。

10多天前病情突然加重

他们的一切看似那么平静,殊不知危险已经渗透到幸福的生活中。10多天前,张丽突然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步行一两米,就咳嗽、胸闷、喘不上气。她似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却又不敢把病情完全告诉远在非洲执行“维和”任务的丈夫。

3月4日晚上,父亲陪张丽到了湘雅二医院急诊科。张丽周身无力,气促、咳嗽,由父亲搀扶着就医。医护人员赶紧将张丽平躺在床上,作B超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心电图反映张丽心动过速,伴节律不整,紊乱;B超显示原来置换的人工二尖瓣出现功能障碍,被大量凝固的血液和组织物堵塞,血液流动受阻。如果不及时抢救治疗,心跳随时可能停止。

张丽病情危急,其亲友所带的费用不够,一时间他们束手无策。医护人员立即将情况上报给医院相关领导。院领导要求先救人,保证患者的安全。当晚,张丽被直接送入心胸外科抢救,同时完善必须的术前准备。

次日,医护人员紧急为张丽置换了新的双叶人工二尖瓣,手术取得成功。

2/3人工瓣膜机械性失效患者死亡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见到孩子,惟愿爱人健康平安!”张丽微笑着说,手术后,李华每天打手机和她联系。只要看到来电显示上是“无号码显示”或“匿名”,她就知道是李华的电话。有时候信道不好,电话断了,李华又会打过来,一打就是10几分钟。工作上的事情,李华很少和她说起,两人共同的话题是孩子。

据湘雅二医院成人心血管外科周新民教授介绍,张丽的病情急、病情重。人工二尖瓣就像心脏里的一扇门,控制着血液的流通。由于多种原因,她原来置入的人工二尖瓣被大量的血栓和组织物卡住,限制了碟片的活动,血流不能顺畅流动,引起严重的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短时期内即可发生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心脏随时可能停止跳动。人工瓣膜机械性失效时灾难性的并发症,大约有2/3的病人死亡,急诊手术是救命的唯一办法。此外,急诊手术,特别是第二次手术,胸骨后组织与心包及心肌发生广发致密的粘连,手术风险和难度系数明显增加。(文中均系化名)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