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重金属冶炼和造纸废水处理有了新技术

3年示范减排废水1000多万吨,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5亿多元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31日 作者:胡宇芬 尹文辉 王建国

通过采用我省科技人员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流进去的是重金属冶炼和造纸废水,流出来的是达到国家新排放标准的干净水。3年来,推广应用的省内外11家企业累计减排重金属废水和造纸废水分别达到300多万吨和700万吨,大大减轻了重金属和COD对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等的环境治理压力,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5亿多元。

今天,“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重金属冶炼和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在长沙通过了科技部主持的验收。以张懿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重金属冶炼和造纸行业一直是我国污染大户。重金属冶炼废水危害具有隐蔽性和持久性,而传统的石灰中和法无法使出水重金属离子浓度达到新国标,而且无法回用。造纸废水排放量大,其中COD、悬浮物含量高,色度高,传统处理方法也难以实现按新国标排放。在省科技厅的组织下,中南大学、省化工研究院联合株冶集团和泰格林纸集团等开展攻关。以中南大学教授柴立元领衔的项目组,开发了深度净化不同种类重金属冶炼废水的生物制剂产业化技术,攻克了污酸治理这一世界性难题,并实现了重金属废水的回用零排放。同时,项目组开发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新工艺和铁基复合型处理剂产业化关键技术,使出水达到国家新标准。

据悉,该项目的成果已经在冶炼、化工、皮革等废水处理中推广应用。株冶集团建立的600立方米/小时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直接处理与回用示范工程已进入工业运行阶段,实现了净化水的全面回用,明年有望基本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则在省内4家企业建立了共5.9万吨/天的示范工程。

文章来源: 2010年12月31日第08版: 综合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