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腹腔妊娠成功产下婴儿成湖南首例 母子出院

来源:红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31日 作者:刘少龙 刘玉君

湖南首个腹腔妊娠成功产下婴儿的匡智桃和她的孩子。

“我已经和家人商量好了,女儿就叫王雅奇,湘雅的‘雅’,奇迹的‘奇’,因为她是在湘雅医院诞生的奇迹!”2010年12月31日,得知可以出院了,湖南首个腹腔妊娠成功产下婴儿的匡智桃高兴地说。

当天下午,经过医护人员的仔细检查和评估,匡智桃母女均恢复良好,达到出院标准,准予出院。

31日下午5点,妇产科医护人员特意为匡智桃母女举行欢送仪式,送上了鲜花、婴儿衣服和尿片。因为王雅奇来之不易,再加上她是个早产儿,主管医生伍招娣教授和曹建云护士长反复告知母亲匡女士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办法,并嘱咐她“孩子偏小,要勤喂奶。”令匡女士和家人感激不已。

此前的12月24日下午,湘雅医院发挥多科协作联合技术优势,在圣诞平安夜,全力抢救了高危妊娠产妇匡女士,并成功地为其实施剖腹产手术,救活了奄奄一息的早产儿。

30岁的匡女士已是一名6岁小孩的妈妈,今年5月发现再次怀孕,在B超检查时提示左宫角妊娠,医生建议终止妊娠,但匡女士决定生下这个来之不易的宝宝,强忍疼痛等不适继续妊娠。

孕6个月左右,匡女士到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彩超检查后,再次查出腹腔妊娠,医生建议到上级医院就诊。11月19日,匡女士来到湘雅医院妇产科就诊。湘雅医院妇产科伍招娣教授接诊反复告知,腹腔妊娠胎盘供血不足,胎儿不易存活,孕妇也极易发生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建议尽快终止妊娠。

但匡女士和她家人含着泪水向产科教授求情,请求医生一定要帮她保住胎儿。

“当时孕妇腹部无压痛,宝宝的胎动很好,家人又极力渴望保胎,于是我们希望,再观察一周后,将宝宝剖腹取出,或许能同时挽救母子的生命。”伍教授最终被孕妇感动,根据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后决定在医生的严密观察之下继续妊娠。

12月23日,医生检查发现怀胎8月的匡智桃腹腔内包裹胎儿的羊水浑浊,胎儿出现缺氧症状,原来是胎儿大便了,搅乱了生长环境。

“这时候必须将胎儿剖腹取出来,不然胎儿会有生命危险。”伍招娣教授说。当天该院妇产科组织多个科室专家联合对匡女士进行了全院大会诊,决定由产科、普通外科、血管外科专家同台手术,新生儿科专家现场抢救宝宝,血库保证血液供给,麻醉科专家为手术提供安全保障。

12月24日下午3时,多科专家联手为匡女士实施了手术,打开腹腔看见包着婴儿的“水袋”,打开“水袋”后,从“粪水”中掏出一个2.18kg重的女婴,立即交由新生儿科专家抢救;在血管外科专家行腹主动脉套扎下,妇产科医生小心翼翼地为匡女士剥离胎盘,但匡女士仍然出现大出血,经过专家长达2个小时的全力抢救并输送6个单位浓缩红细胞后转危为安。

术后,早产儿王雅奇住进了新生儿监护室的保温箱中,在医护人员的密切关注和治疗下逐渐达到了健康状态,于12月29日转到普通病房,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文章来源: http://news.rednet.cn/c/2010/12/31/2149969.htm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