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创新湖南”走向世界高端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9日 作者:唐婷 徐蓉 李勇

创新湖南,中国关注,全球瞩目。

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天河一号”巨型计算机在长沙制造;创造全球最高运营速度的中国高铁,其机车设计和电控系统,由南车株洲所研发。这两项世界最尖端技术深深烙上“湖南”印记。

从传统农业大省,“蝶变”为高科技之都,“创新湖南”在全球视野下熠熠生辉。

“创新,是湖南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在京参加“两会”的在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只有创新,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推动湖南“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大步向前。

科技创新,变“湖南制造”为“湖南创造”

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到从计算能力达千万亿次的“天河一号”巨型计算机;从杂交水稻亩产达900公斤,到三一重工的输送泵“泵”出世界新高;从过半动车组有颗“湖南心”,到城市轻轨列车驶入中东市场……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 湖南科技发展硕果累累。全省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900多项,获国家科技奖励106项,居全国前5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

“这些成绩,来源于强大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说。

“自主创新太重要了!掌握了核心技术,才不会受制于人!”在黄伯云看来,只有制造而没有创新,只能赚点微薄利润。卖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飞机,这样的事情不能再重演了。

怎样才能实现自主创新,变“湖南制造”为“湖南创造”?黄伯云认为,要抓核心技术,抓基于前瞻性研究带动的科学技术重大突破,抓创新平台建设。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现状,高等院校对所在区域、所在国家的自主创新、对新兴产业的崛起和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黄伯云介绍,美国斯坦福大学创立的科学园孵化出举世闻名的“硅谷”, 波士顿“128公路高科技区”则是以麻省理工学院为核心建设的,“依托重点高校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器,是创新平台建设的可行之举。”

“要鼓励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吸纳社会资本、组建国际高水平团队建设‘孵化器’。” 黄伯云说,以中南大学为例,这些年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山河智能、博云新材2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于2006年和2009年成功上市。

“自主创新不是孤立的,一定要有开放意识、国际视野,在全球化浪潮中迎风破浪。”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力远高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发平认为,一方面,要充分吸收借鉴世界先进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另一方面,湖南企业要勇敢走出去,积极参与、融入全球化的产业链,不断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过去几年间,湖南企业走出去的步伐矫健。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三一重工在德国科隆设立研发制造基地、南车时代电气并购英国Dynex,科力远收购日本松下一镍氢电池公司……通过国际一流企业的“同台竞技”, 湘企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躲在山沟沟里闷头搞创新,不是真正的创新。一个大风浪过来,就打没了。”钟发平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动力更强,不仅可以直接了解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还可利用全球资源搞创新,利用全球市场分摊研发成本。同时,走向全球化的企业要注重对创新成果的保护。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意识的培育。”钟发平认为,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创新意识深入到社会每一个细胞中去。

“自主创新不能有‘吹糠见米’的功利思想,不能想着今天投100万元下去,明天就出成果。”黄伯云认为。以高校产业孵化器为例,孵化器最重要的功能是降低创业门槛,提高创业成功率。孵化器不是一般的投资产品,以社会效益为主,而且见效慢,成果形式十分特殊,因此必须要对各投资主体给予特殊的扶持,如在孵化场地、营业税减免、财政返还等方面给予支持。

“只要坚持走下去,湖南的科技自主创新一定能呈现更大气象!”黄伯云和钟发平信心满满。

湖南日报 2011年03月09日第03版:全国两会特刊http://epaper.voc.com.cn/hnrb/html/2011-03/09/content_311471.htm?div=-1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