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铁门内的白衣天使 80后精神科护士长奋斗史/图

来源:湖南在线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4日 作者:廖艳琼 王立三

编者按:

古人云,三十而立。立德、立功、立言;立身、立家、立业。

十一五末期,80后群体开始迈入而立之年,并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从青涩到成熟,不论过去的5年还是未来的5年,对于他们来说,都至关重要;而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他们已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主题之下,80后用勤奋勾画出一代人的奋斗图景,用智慧和汗水推动着社会的进程。

华声在线撷取了一组80后群像,试图通过述说他们就业、择业、创业、置业的故事,展现他们的而立身姿,管窥这一群体的期待与困惑。

《“业”已而立》系列报道之六—— 80后精神科护士长奋斗史

年轮一圈一圈,三十寒暑,而立苍天,枝叶茂盛,挺且直。这样的大树成就了森林,这样年纪的80后撑起了社会的期许、家庭的重担,正如杰伦的《蜗牛》所歌,“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我有属于我的天,任风吹干留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黎艳华,80年代生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女病区护士长。不同的人赋予她不同的标签:努力奋斗的职业女性、能干却不够贤惠的妻子、直爽热情正义感的大姐。她,对自己的评价很简单,“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去做”。

奋斗,我有属于我的天

谁也不会想到一个从湖南益阳农村小镇走出来的姑娘,仅只有中专学历,会成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最年轻的一批护士长。二医院精神病区是国家重点学科,全国各地病源慕名而来,一号难求,护理工作也异常繁重。黎艳华18岁入党,19岁参加工作,期间自考大专、本科,与十多门功课做斗争,学历证书一本本拿,护理水平一天天提高。26岁,她走上了护士长的岗位,掌管数十名护士护工人员分配、近百万病区财产管理、五六十个病人康复训练等等事务。

成了“大内总管”,她形容自己更象一名连长,精神病区的护理生活犹如“部队”管理,一切看表行动!8点给病人喂饭,10点半吃药;一三五洗澡,五六七接见病人家属。她说,护士就像“幼儿园老师”,管理精神病人连哄带骗,“吃饭饭,洗澡澡”类似与女儿才会有的“甜言蜜语”经常也用来“对付”病人。每天下午的放松康复训练是病区里最活跃的时间,病人之间聊天看电视做游戏,那一刻,病区的气氛竟有点女子会所的感觉。黎艳华说:“这时候与病人的交流能起到很好的康复作用,工娱治疗是我们科的特色”。她颇有些自豪,为自己能在如此重点学科供职感到荣幸。

黎艳华每次提及医院都很感激,同时也备感压力。北协和,南湘雅,在硕士博士扎堆的环境里每上一个台阶都需要付出比常人多的汗水,付出几乎所有休息时间,保持超常的毅力和耐力。她说自己已在准备考研,“我的英语底子就是HOW ARE YOU,天啊,现在要面临的困难我自己都难以想象,医院里每年考上研究生的护士凤毛麟角”,她对着记者很夸张的吐舌头,竞争压力不言而喻。“在这里工作,只有不断增值,才能拥有一席之地”。 黎艳华眼光坚定。

从农村学子奋斗成白领一族、行业精英,她脚踏实地走来,成为依靠自我奋斗改变命运的励志现实版,接近芸芸大众的成功典型。

责任,从“小黎”到“黎姐”

如果说护士前加个“长”是个人的奋斗史,那从“小黎”到“黎姐”,艳华不知不觉完成了社会定位的转变。30岁的职业女性不仅要担负起业务能力的先导,更多时候成为集体机器的润滑剂。

在病区,护士中她年龄最长,姐妹们的烦恼她要听,苦口婆心敞心扉,姐妹们的终身大事她要管,医院一来了单身研究生立即被她盯上,一年成就三对,媒婆当得不亦乐乎,她说这事关病区大任,后方稳定前方才有战斗力。新入职护士有惧怕心理,她以自己亲身经历做教材,她忆及多年前三步三回头的忐忑不安,到初次怀孕遭遇暴力病人流产的痛苦,到现在的游刃有余,谈笑间化解她们的郁闷坚定她们的信心。

“别人一提起整天与精神病打交道的护士都难以与白衣天使联系起来,不是好奇就是歧视”,艳华反复强调“不要用另类的眼光来看我们”。 她说这话时语气真诚,神态象极了她与小护士谈心时候的“黎姐”,记者能感觉她代表无数从业者发出的这番“职业宣言”。

从职业素养到职业道德,她同大多数80后一样已步入职业思考期,阐释职业理念,肩负责任传播信念。据统计,80后已成为职场顶梁柱,堪以大任。黎艳华自觉从“小黎”到“黎姐”的角色转变,内心便感受到强大的责任感。用她的话说,“姐”不是这样好当的。

安放青春,小幸福成就真幸福

黎艳华工作时刻语速很快,很职业,很干练。她自嘲没女人味,但是她却在用行动宣告自己作为女人的幸福,24岁“搞定”读医学研究生的老公,顺利结婚,27岁生孩子为人母,期间买房买车,事业和生活都步入稳定期和上升期。她一脸幸福地说到:“按部就班地生活,我觉得自己挺顺利”。从农村一步一步奋斗到城市的中产阶级,她无疑是幸运的80后。

她说一天最幸福的时刻是能有时间去幼儿园接孩子放学,在一群“爷爷辈”期盼身影中,她挤在第一排,踮起脚尖。这一代年轻父母都亏欠孩子太多,工作紧张加班加点是常事,接孩子都成了奢侈的小幸福。牵着孩子漫步回家路,她感觉自己就是森林中那片顶天的绿,树下有冲破泥土的芬芳。

手记: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住房、婚恋、竞争压力、人际关系、父母赡养等,构成了“80后”青年普遍面临的现实枷锁,黎艳华不停脚步自我实现价值的现实个例为打开这副枷锁做了生动的注脚:以求改善生活的奋斗,是可敬的行为。

他们成熟,他们担当,他们扬帆出海,他们踏浪兼程,他们决心闯一个石破天惊,他们这一代人“业”已而立。

湖南在线2011-03-23 http://hunan.voc.com.cn/article/201103/201103231657289655.html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