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大一女生将7000元奖学金捐给癌症患者
来源:红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1日 作者:董雷 彭萍

(将7000元奖学金捐给癌症患者的18岁大一女生周玥。)
谁说90后女孩都太“物质”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1级临床8年制本博四班的18岁女孩周玥告诉你,其实90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样的令人赞赏。
周玥今年以643分的成绩考上了本博连读,她是湖南省肿瘤医院的职工子弟,医院有着“关爱下一代”的传统奖励政策,可一下子获得7000元的奖学金,但周玥却将钱都捐给了医院的“生命关爱”慈善基金,用以救助贫困癌症患者。
“这是我第一次以自己的名义、自己的实力赢得的奖学金,我想让它变得更有意义。”这个有点腼腆的女孩,说这话时却铿锵有力。
“好医生的标准,首先是要有良心”
周玥的父母都是医生,家里到处倒是医学书刊,从小耳濡目染的她也因此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父母的工作原因,她经常在医院看到各种各样的病人,“看着那些肿瘤病人被病痛折磨却仍然坚强,我希望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周玥说。
广东小悦悦被车反复碾压却无人施援的故事,周玥也看到过报道,也非常痛心。但她认为,这个可能只是个例,身边仍有许多有爱心的人,这个社会并不冷漠。
“90后也很懂事,我身边的同学也都很有爱心,四川地震和一些大型的募捐活动我们都会主动捐款,几十、几百的都有。”周玥告诉记者,现在刚上大学不久,学业还不是很紧张,大学里的一些公益活动,她都会积极参加。
如今她如愿以偿进入了医学专业,将来的梦想自然是当一个“好”医生。在这个18岁的女孩看来,一个“好”医生,首先要具备的便是良心,其次才是医术。
“虽然这7000元并不多,但我希望能尽量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她说,以后要是有更多的奖学金,她很可能依然会捐出来。
10余位贫困癌症患者受到救助
周玥的捐款,将通过省肿瘤医院的“生命关爱”慈善救助基金救助癌症患者。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刘晓红介绍,自2009年成立,目前基金有45万元左右,已帮助过10余名贫困癌症患者。
刘晓红介绍,一般科室的医生遇到贫困癌症患者时,会主动帮助其申请“生命关爱”基金,能给癌症患者4000---20000元的资助。
“科室的医生会主动提醒贫困的癌症患者申请基金资助。”刘晓红介绍,该基金大部分来源于该院职工的自愿捐赠,每年医院新招聘的医护人员都要经过爱心教育,每个人都主动为基金捐款。
“医院的大部分子弟都在学医,从医最重要的是一个‘德’字,提倡青少年尤其是医学院的学生关注像肿瘤患者这样的弱势群体是很重要的,周玥的行为值得赞赏和鼓励。”刘晓红说,“明年生命关爱基金将划出部分专项基金帮助贫困的乳腺癌、宫颈癌患者。”
稿源:红网 http://hn.rednet.cn/c/2011/11/10/2427281.htm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