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打开资源利用的“天堂之门”

——访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冠周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5日 作者:何国庆

中南大学邱冠周教授 的卢 摄

喝香浓咖啡,听古筝雅韵。12月12日,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邱冠周在学校生物楼那间小有名气的咖啡厅,接受了记者专访。

生物楼是邱冠周“屯兵练武”之地。在这里他创立了多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老校长何继善院士借三国典故,给他题赠两字书法“沓中”,达意贴切。

“好的音乐就是听着让人陶醉,不听它又好像不存在,不会干扰别人的谈话。”先抛开本行,邱院士谈音乐,论国学,评时事,讲历史,操一口“广东普通话”,幽默风趣,妙语连珠。他说,文学兴盛,而后科学发达。而提到他的科研,他用了一句“很文学”的话概括,就是要用生物技术的钥匙,打开资源利用的“天堂之门”。

作为我国第一个矿物加工工程博士,邱冠周曾创下了不少全国甚至世界第一。他在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等诸多领域的研究蜚声海内外,特别在低品位硫化矿生物冶金方面的研究成就,是当之无愧的学界头牌。

“现在的矿产资源越来越少了,要让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效能,就要找到资源高效利用新途径。”在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取得不俗战绩后,近年来,邱冠周瞄准了生物技术,在微生物选矿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他带领研究团队从国内42个矿山分离获得1000多株浸矿微生物,构建了我国第一个浸矿微生物资源库,为生物冶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奠定菌种基础,创立了低品位硫化矿生物浸出新方法,这一新的方法应用于低品位硫化铜矿的处理,将浸出率从28%提高到75%。

“智慧的东西是‘流’出来的,不是‘挤’出来的。” 这是邱冠周治学的经验之谈。为营造让智慧“流”出来的良好科研环境,生物楼的有些功能让人“嫉妒”。除了国际视频会议室、咖啡厅、健身房、乒乓球室,还有大量的社科类图书陈设其中。按照他的说法,科研攻关,单靠苦干不行,许多灵感就是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迸发出来的。

邱冠周手中的“魔法微生物”,就是“流”出来的智慧。全国矿业企业应用他的技术,获得了少则几亿元多则十几亿元的效益。去年中国有色集团和中南大学还与赞比亚签订协议,合作处理该国大量的表外矿及尾矿资源。邱冠周表示,要用生物冶金技术,帮助赞比亚重新打造铜工业。

与科研工作的雄心勃勃相比,对于名利,邱冠周却很淡然。就连学生改口叫他“邱院士”,他都有些不习惯。他怀揣先进选矿技术,是全国众多矿业老板心目中的“财神爷”,而他本人并没有成为财主。

与企业合作,搞成果的转化,获得回报的数字不小,有一部分完全可以揣进自己的腰包,但他都用于建实验楼、买实验设备。一家公司为感谢他送了一台奔驰轿车给他做工作车,没多久他就拍卖了,所得209万全部用于救助贫困师生。至今,邱冠周还住在一套80多平方米的旧房里。

生活上容易知足的邱冠周,对科研却要求很高。 “以前的成果我都不满意,那些只是‘开场锣鼓’。” 当记者问及对哪项成果最满意时,他的回答出人意料。

在生物楼,记者发现“开场锣鼓”敲响后,“主角”又粉墨登场。在一间接一间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紧张忙碌,全英文的资料和生物基因图谱挂满走道。他的博士生介绍,现在,邱院士和他的团队正围绕国家973项目,开展微生物冶金过程强化的基础理论攻关。这课题将解决不同类型、更低品位矿选矿难题。

可以预见,到这出“大戏”高潮出现,邱冠周朝他打开资源利用的“天堂之门”的梦想,又将更近一大步。

湖南日报2011年12月15日 第04版:要闻:http://epaper.voc.com.cn/hnrb/html/2011-12/15/content_436844.htm?div=-1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