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女大学生多器官衰竭濒临死亡 ECMO让心肺72小时内“重生”

来源:红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0日 作者:董雷 王建新 周艳艳

暴发性心肌炎导致21岁的大学生心肺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姓名危在旦夕。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和心血管内科联合运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72小时内让受损的心肺得以“重生”,挽救了年轻的生命。

医院介绍,这是湖南重症医学及心内科首次成功使用ECMO抢救危重病人,也是全省首次运用该技术救治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目前患者恢复较好,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将可出院。

患暴发性心肌炎,女大学生进入生命“倒计时”

陈芳(化名)是长沙某大学的学生。11月初的一次“胃肠炎”,在数十小时内,恶化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年轻的生命随时可能逝去。11月13日中午,家人把陈芳送到了湘雅二医院。入院时呼吸急促,轻度发绀,血压靠降压药维持,肝肾功能严重受损。由于病情危重,陈芳直接住入了重症监护病房。

经诊断,陈芳所患的是急性重症心肌炎也称重症暴发性心肌炎。“这个病非常厉害,发病迅速,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70—80%。”心内科胡信群副教授介绍。当天下午,各项急救措施紧急介入:呼吸支持,临时起搏器,主动脉球囊反搏……

但所有的治疗措施,都像打在棉花上的拳头,一一被“弹”了回来。陈芳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不断恶化:不断加大剂量的升压药物仍然无法阻止血压的下降,晚上9时许,血压已测不出,四肢湿冷,并且出现心脏、呼吸、循环、肾脏、肝脏、代谢等一系列器官功能的衰竭。

“通常,人如果出现如此多的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可以达到90-100%。”唐建军副教授说,“传统的治疗手段都用上了,如果不出现转机,几个小时内就会死亡。”

ECMO成唯一的机会

“唯一的机会就是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唐建军副教授介绍,ECMO即通过人工心肺技术,代替已经衰竭的心脏和肺的功能,为器官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让他们“重生”。但即便是唯一的机会,还是存在很大困难和风险,一是时间非常紧迫,必须快速有效启用ECMO;二是如何控制手术风险及术后出血;三是ECMO上去后,能不能将衰竭的器官挽救过来。

但是为了挽救年轻的生命,医生和家属都决定放手一搏。陈芳的父亲怀着见女儿“最后一面”的心情,来到她的病床前。“芳儿,你要坚持住。这是最后的办法了,看能不能救你一命!”即便女儿已经昏迷不醒,他仍坚信女儿能听到他说的话。

半个小时之内,所有准备工作完成。人工气道建立,呼吸机连接,麻醉,切开,在左侧大腿上的股静脉和右侧的股动脉分别置入导管,连接ECMO,运转……随着暗红色的血液从左侧股静脉流入ECMO机内,鲜红色的血液再从右侧股动脉回流体内,数分钟后,陈芳的脸色在由苍白转为红润,抢救取得初步的成功。

“EMO代替了她70—80%的心肺功能。”唐建军副教授介绍,数小时后陈芳的血压开始回升,其他的指标也逐渐稳定,病情出现转机。在其他辅助治疗的有效支持下,衰竭的心肺逐渐焕发“生机”。72小时后,陈芳成功脱离ECMO和呼吸机,“重生”的心肺全面开始工作,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顺利进入康复阶段。

ECMO为危重病人抢救带来新的希望

据湘雅二医院ICU主任伍国宝教授介绍,ECMO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通过部分代替心脏和肺的功能,使心脏和肺脏得到充分“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功能不全和心脏功能不全的支持,对各种病情严重,但又存在逆转可能,如急性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重症肺炎、爆发性心肌炎等病人,及早使用ECMO支持心肺功能,可为治疗原发病获得宝贵时间。

ECMO于20世纪末首次引入我国,仅有“零星”的医院开展此项技术,且主要在胸心外科作为手术病人的支持手段,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此前也曾将该技术运用于手术支持。最近几年国内逐渐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省内重症医学领域及心内科此前尚未开展此项技术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此次ECMO的成功应用,不仅填补了湖南在这个领域的空白,也为该院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了新的保障。

稿源:红网 http://health.rednet.cn/c/2013/12/09/3220904.htm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