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湘雅医院“改装”胃部治疗食管癌

来源:潇湘晨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7日 作者:刘少龙 罗闻

1月13日,湘雅医院向外透露,该院普胸外科专家携手肝胆肠中心专家,采用全胸腔镜和全腹腔镜“双镜合璧”的方式,为一名来自岳阳的49岁食管癌患者成功予以微创治疗。术中不仅将恶性肿瘤完整切除,且成功将胃部“改装”成食管以重建消化功能。据悉,此举不仅填补了省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也必将为更多的食管癌患者带来福音。

来自岳阳的49岁食管癌患者成功予以微创治疗。图潇湘晨报记者 刘少龙

“双镜合璧”切除食管上的肿瘤

去年12月底,由于胸痛来湘雅医院检查的岳阳平江人老黄,通过胃镜和CT被诊断为食管中段癌。据该院普胸外科主任张春芳教授介绍,由于该恶性肿瘤大小约4公分,且累计范围较广。如果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方法,那么将在患者的颈部、胸部和腹部三处地方,各造成15公分以上的大切口。如此一来,手术将对患者造成极大地身体创伤。针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如果同时采用全胸腔镜和全腹腔镜手段,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伤程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可谓“一举三得”。12月30日,湘雅医院专家将全胸腔镜和全腹腔镜技术同时应用于一台手术中,治疗老黄的食管癌。

术中,首先要在全胸腔镜下将被肿瘤侵犯的部分食管完全游离出来。然而“说来容易做时难”,由于食管的前方就是主动脉,后方是脊柱,侧面则是气管,一不小心伤到“谁”,后果都不堪设想。因此,留给专家们操作的空间就变得十分狭小了。专家们仅在胸部打了3个直径分别为3.5公分、1公分、1公分的小洞,便顺利完成了所有操作。

胃部“改装”成食管重建消化功能

食管肿瘤切除了,但必须重建患者的消化系统。湘雅医院专家在全腹腔镜下对胃部进行游离,然后在全胸腔镜下,用切割缝合器制作出一个与食管相匹配的管状胃。然后将其牵拉至颈部,并与食管吻合后重建消化道。

形似葫芦的胃部与直径只有2.5公分的食管相比要宽大不少。那么如何才能既保证将胃“修剪”成食管一样的形态,又不能有任何残余的漏,这就需要考验术者是否具备高超娴熟的手术技艺。因此,操作难度可想而知。据湘雅医院的李年丰教授介绍,之前国内大多数医疗单位都是在腹部开一个8公分长的切口,然后将胃拿出体外,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把握裁剪尺度。但是,随之而来的创伤大和预后难等问题则显露无遗。

李年丰教授创新技术方法,仅在患者腹部打了5个直径约为1公分的小洞,并在全腹腔镜下有限的操作空间内,将胃“改装”成食管以重建消化道,同时有效减轻了术后返流和对心肺的压迫。而在将胃部从腹腔经胸腔,牵拉至颈部的过程中,尽管期间距离超过30公分,但是凭借精细的操作,李年丰教授顺利确保了胃的血运,并有效防止了脏器和胃壁受到损伤。

“用胃来代替食管功能,尽管容量变小了,但是长度却增加了。因此,患者的消化道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张春芳教授表示,“我们建议患者目前尽量做到少量多餐,而未来则有望像正常人一样恢复一日三餐。

文章来源:潇湘晨报http://www.xxcb.cn/event/jishi/2014-01-13/8903386.html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