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出漂亮耳朵
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0日 作者:胡宇芬 左丹
【人物】
周建大,最年轻的“湘雅名医”,湘雅三医院烧伤整形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创伤修复为主攻方向,发明了中空负压贴等多种医疗器械,申请30多项专利,获得18项授权。
【故事】
2月8日,湘雅三医院整形外科病房,8岁的湖南平江女孩小佳佳开心地出院了。这是她第一次带着左耳拥抱世界。
开心的还有周建大教授。他发明的“双腔三导管可塑形耳再造扩张器”,第一次“出马”就马到成功。佳佳的全耳朵再造手术用了这个新玩意后,不用裁剪皮肤,小姑娘的左耳“长”得好漂亮。“等制定了全国统一操作规范和流程后,在任何一个县人民医院都能做这个手术。”周建大的话,真是先天无耳病人的福音。
先天无耳病人的发病率还不低,约接近千分之一。正常耳朵是隆起来的,而且有很多沟沟弯弯。如果要再造耳朵,需要首先把“长”耳朵地方的皮肤撑薄撑大。就是切开一个二三厘米长的伤口后,放入扩张器,注入水,耐心等着。
皮肤变薄变大后,拿走扩张器,接下来就是按耳朵的形状裁剪皮肤。医生此时成了裁缝。“每个人的手法不一样,裁出来的耳朵形状也不一样,十有八九不漂亮,就是一坨圆鼓鼓的,挂得住眼镜罢了。而且,省内绝大部分医生还不敢裁剪皮肤,病人要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医院。”周建大说。
面对撑薄撑大的皮肤,能不能用更好的方式造出耳朵的形状?从2009年起,周建大和自己较上了劲。
日思夜想,周建大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在传统扩张器里添加一个耳朵形状的内腔,等皮肤撑薄撑大后注入可迅速凝固的液体,伴随着隆起,皮肤自然长出了耳朵的沟沟弯弯状,无需或很少需要裁剪。把扩张器拿出人体后,再将病人自己的肋软骨“种”在用可降解材料3D打印而成的逼真耳朵里面,送进皮肤下面生长。1年后,3D材料降解了,肋软骨撑起了耳朵。
扩张器单腔变双腔,到底行不行?还得先靠自己做出样品来实验。周建大从外科医生变成了工程师。扩张器是硅胶做的,他买来硅胶粉,摸索用不同配方、不同温度加热的效果,再做成耳朵状的内腔,想法子装入外腔中。
好不容易做出了双腔扩张器的手工样品,到底能不能用到病人身上?还得在兔子身上做实验。
“算起来有48只兔子做了贡献。每天要给兔子打消炎针,观察皮肤等变化。”特别是从兔子身上取肋软骨,周建大至今说起来还心有余悸,“兔子的软骨好小,只有一次性筷子的一半粗,取骨时稍不小心就捅到兔子胸腔了,会要它的命。”最后,效果真不错:有12只兔子的背上长出了“人耳朵”,好漂亮。
历经5年光阴,“双腔三导管可塑形耳再造扩张器”从萌生想法终于到了临床应用阶段。“目前,专利扩张器已生产了3批样品,还要再做改进。3D打印耳朵,我们正在和武汉大学合作。应该说,离大规模临床应用不远了。”周建大说。
【感言】
周建大:我一直喜欢创新。人生追求有三个境界:术、势、道。我觉得我快到“势”了,离“道”还远。创新也就是为了实现人生境界。
来源:湖南日报2015年02月10日第06版:文教·社会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5-02/10/content_94053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