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何继善87岁高龄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
来源:长沙晚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9日 作者:刘俊 陆卓荣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何继善。受访者供图
从矿区一线到地学前沿,不管是山区、荒漠,还是海洋、河流,到处都有他的身影,他被称作为地球“号脉”第一人;从大学教室到科普课堂,他深觉为祖国培养接班人的责任之重大……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何继善。如今,87岁高龄的他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带领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他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科研一线
发明的电法勘探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应用
观点:“中国科学家就应该挺直胸膛,撑起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富强。”
“地球物理勘探就是用物理的方法探测地下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分布范围,就好比给地球‘做CT’。”何继善回忆,最初美国学者提出利用变频激电法测量电化学活动性寻找金属矿,并制造出勘探仪器。但是,何继善发现,变频激电法是非同步测量,导致该仪器测量误差较大。
“就像比较两个人的高矮,最好的办法是在同一地方用同一把尺子测量。”基于这一原理,何继善创立了双频激电法,首次实现了激电参数的轻便、高效、高精度测量,这一成果不仅为我国找到了金矿、银矿、铅锌等一批贵金属矿产资源,还是首个由中国人发明、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应用的电法勘探技术。
“在那个年代,谁都不敢说自己的成果好,更不敢说国外的研究不对。但是,中国科学家就应该挺直胸膛,撑起国家的脊梁、民族的富强。”“愿得此身长报国”的信念早已深深扎根在何继善的心里。
他研制出“普及型堤坝管涌渗漏检测仪”,这是世界上首台能在汛期恶劣环境下快速准确探测堤坝管涌渗漏入水口的仪器设备,为全国110多条江堤、20多座水库大坝溃坝垮堤隐患提供了准确信息。他发明的广域电磁法,可以实现7千米深度范围内的精细探测,为油气勘探、深部找矿、煤矿水害探测、地质灾害防治、压裂监测、城市物探、潜艇探测等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有力地支撑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深地”战略。他率研究团队对洞庭湖盆地生物气进行了采样化验,提出“气化湖南”战略思路,被誉为“湖南页岩气之父”……
今年6月,何继善被授予“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耄耋之年能为祖国繁荣昌盛添砖加瓦,我感到无比自豪。”何继善说,“作为一名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科技工作者,最让我感到幸福的就是拥有施展聪明才智、报效祖国的舞台。每当我领奖或者介绍成果时,我都强烈地感到荣誉不光是我个人的,而是属于我们那‘1+1>2’的集体。”
传道授业
自学考上大学的他培养了近百名博士
观点:“尊重老师、超越老师,这才是好学生。青年有理想,国家有希望。”
在何继善心目中,和科研同样重要的是教育。
“学习是我最大的渴望。”少年时期,热爱学习的何继善经历了失学、复课再失学,高中都没读完,当了4年矿工,全靠自学考上大学。
身为教育工作者,何继善恪守着他的职责。60多年来,所有的课,他都几乎自己备课、讲授。最辛苦的时候,曾经从上午第一节课一直上到下午最后一节课。
他培养了近百名博士和大批高层次中青年人才;成立何继善基金会,奖励在教学、科研和高新技术开发等工作中作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资助有益于国家建设的科研项目及社会公益活动,每年有20~50名同学获得该项奖学金;设立了“双频激电”奖学金,用于激励学生为繁荣和发展地质科学作贡献。
“尊重老师、超越老师,这才是好学生。青年有理想,国家有希望。”何继善说。
何继善还是一名热衷科普的科学家。截至目前,他已深入基层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报告200余场次,科普报告的课堂遍布全国。
有一次何继善左脚严重骨折,他叫人把自己背上飞机、抬去现场,只为完成一次科普报告。在脚伤住院的近两个月时间里,他还先后做了6场科普报告,因为腿上打了石膏不能弯曲,坐不下来,他全程站着讲完了这几场报告。
做报告时,看到学生们挤满教室,他觉得再辛苦都值得。
有人问,作为一名院士,给孩子讲授“小儿科”的基础科学知识,是不是“大材小用”?
何继善回答:“国家的强大,需要大批科研人员为国家努力工作。孩子们都是一张白纸,如果我的讲课能让一些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并在将来投身科学事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来源链接:https://www.icswb.com/newspaper_article-detail-1756437.html (2021年07月19日 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