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雅,帕金森病有了基因疗法|了不起的医疗研发①
来源:掌上长沙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8日 作者:彭放
编者按
时下,长沙正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在医疗健康领域,医务工作者扎根临床一线,并根据临床需求开展医疗研发,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用科学思维推动医学进步。记者实地探访科研所、实验室,采写基因治疗帕金森病、全球首个“基因脸谱”、糖尿病治疗的“中国方案”、创新耳再造术、首创眼科领域的高难精诊疗技术……即日起,长沙晚报推出“了不起的医疗研发”系列报道,带你探访省会各大医院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了解白衣天使如何创新科技守护生命健康,为人民健康插上科技的“翅膀”。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放
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活动缓慢、睡眠障碍、嗅觉减退、情绪改变、认知障碍、疼痛、便秘……这些都是帕金森病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迄今为止,这是一个无法治愈的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药效往往不断下降,症状逐渐加重,常被人们称为“不死的癌症”。
在治疗帕金森病的道路上,医学专家一直在不断探索,希望找到更好的办法。
日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由神经内科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副主任沈璐教授牵头,成功为一例帕金森病患者完成基因治疗。这是国内首例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开展的基因治疗临床研究。
基因治疗,无疑是当今生物医药领域发展最迅速的革新性疗法之一。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给首例受试者刘先生(化姓)带来了哪些变化?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的科研难点在哪里,前景如何?近日,记者来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探访。
研发档案
针对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小样本探索性临床研究
帕金森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极其复杂,有疾病本身的进展,也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运动并发症的因素参与。此阶段的患者通常是双侧肢体,包括躯干中线结构运动受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为了更好地帮助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由该院神经内科沈璐教授团队、神经变性疾病与遗传病亚专科郭纪锋教授团队、功能神经外科亚专科杨治权教授团队,携手开展“BBM-P002注射液颅内注射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单臂、开放性、单中心、小样本探索性临床研究”。这项基因疗法有望从本质上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现场探访
首个“吃螃蟹”者基因治疗后12周,生活质量提高
“您现在自己感觉怎么样?”
“您看上去气色确实不错,不过,我们不能光凭感觉,还得用量表来客观评估。”
……
在完成帕金森基因治疗12周后,刘先生如约来到湘雅医院复查随访,团队与他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详细的检查。
今年61岁的刘先生确诊帕金森病近10年,随着病程进展,出现药物疗效减退和各种并发症,口服药种类越来越多,服药间隔越来越短,症状却控制得不好。在湘雅医院看诊期间,刘先生了解到帕金森病基因治疗临床招募的消息,便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
“我们发起的这项临床研究,在2022年9月获得了医院的伦理批件,由于招募条件有严格的要求,持续在评估和筛选受试者。”沈璐教授团队对每位有加入临床研究意愿,又符合入选基本条件的患者,均会进行详细沟通临床研究的风险和可能的获益。经过临床研究团队严谨的评估筛选,刘先生最终成功入选。
刘先生经过慎重考虑,并和家人沟通后,决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沈璐带领团队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今年6月1日,由杨治权教授主刀,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射技术,为刘先生完成给药。杨治权告诉记者,对于脑部疾病的治疗,血脑屏障是一道绕不过的“坎”。传统药物的血脑屏障穿过率不足5%,严重限制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而基因治疗药物可以直接注射进患者大脑中特定区域,突破血脑屏障的限制,增强药物的靶向性,使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神经细胞,且可以长期表达。
治疗后4周随访,刘先生的肌张力、睡眠情况、口服药物时效均有所改善,影像学报告显示,研究药物注射部位准确,双侧纹状体(大脑基底神经节之一,负责调节肌肉张力、协调各种精细复杂的运动)基因表达产物活性增强;治疗后12周,各项指标维持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基因治疗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要长期随访观察。”沈璐介绍,完成首例受试者的初步随访后,团队为第二例受试者完成了给药。这次小样本探索性临床研究一共筛选6例受试者,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
科研解密
基因治疗的应用从罕见病延伸到大病种
国内首例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的划时代意义在哪里?
沈璐介绍,基因治疗起初主要是针对基因缺陷所引发的罕见病。思路很简单:如果某人遗传了一个有缺陷的基因而致病,那么,向他的细胞内植入该基因的正常版本,就像把DNA做成药,只要能把这个药准确送进患者细胞里,替异常基因工作,理论上就可以有效治疗相关疾病。经历了全球科学家几十年的努力,如今基因治疗的研究和开发正逐渐从罕见病延伸到大病种,这样将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帕金森病并非基因缺陷所致,而是由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或退化,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进而引起的疾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为1.7%,至2030年,患病人数将达500万。目前帕金森病以多巴胺替代药物治疗为主,随着病程进展,将出现疗效减退及运动并发症。
“我们将治疗基因递送至患者脑内,促进多巴胺合成与分泌,阻止疾病进展,以期实现‘单次给药、长期有效’的治疗效果。”沈璐表示,帕金森病首例基因治疗的完成,对深入探索帕金森病新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据此形成体系化的诊治方案与操作规范,期待未来能惠及更多患者。”
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把有效性最大化
“医生,我得帕金森病多年了,从外地特意赶来,能不能做基因治疗?”
“我现在治疗效果不好,病情进展快,能不能优先做基因治疗?”
……
沈璐告诉记者,近段时间,不断有患者到门诊来咨询。一部分咨询者是关心帕金森病基因治疗什么时候正式用于临床。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都会让大家感到兴奋,希望马上就可以用它来治愈病人,但实际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小样本探索性临床研究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要在保证受试者安全性的前提下,把有效性最大化。研究团队需要对注射方式、靶点、剂量、时长等进行全方位考量,采取剂量递增的方法稳步推进,长期观察随访。后期还需要更多大型临床研究进行验证,这个基因治疗方案才有望正式上市。
“还有一部分咨询者希望加入临床研究。”沈璐介绍,这次小样本探索性临床研究的主要入选标准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诊断患者、年龄40~70岁、病史≥5年、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评分量表分期为2.5~4期,此外,患者及家属有参与“基因治疗”临床研究的意愿,能定期随访,在随访期间能准确完成受试者日记。
“很多患者表示不理解。有的说,他今年71岁,年龄就不能稍微放宽一点吗?有的说,他虽然病史不到5年,但病情口服药疗效不好,为什么不能做基因治疗?”沈璐特别提醒,临床研究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最容易让患者误解的是,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的区别。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往往和帕金森病具有相似的症状,如震颤、僵硬、迟缓,姿势异常,但它并不是由于体内的黑质多巴胺神经源凋亡引起,而基因治疗只能针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
受益者说
“自身获益的同时,也为病友贡献微薄之力”
“和湘雅的专家反复沟通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尝试了基因治疗。现在腰背疼痛消失了,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经过复查,刘先生的肌张力、睡眠情况、口服药时效都有所改善。他告诉记者,虽然在长期的随访过程中,需要接受很多的检查,但想到自己能参与新药研发,在自身获益的同时,也为病友早日用上更好的治疗方法贡献了绵薄之力,觉得很值得。
沈璐告诉记者,每一种新的药品、新的疗法从源头研发到上市,不仅凝聚了众多研发人员、医务人员的心血,也离不开众多临床受试志愿者的奉献。临床试验是一项特别严谨的工作,要依次经历I期、II期和III期。新药上市后,仍需开展IV期临床试验,持续监测安全性和疗效。每一款新药上市的背后,是数以百计的受试志愿者的身影;每一份详实药品说明书的背后,包含着受试志愿者往返于医院、辗转于不同检查项目的辛勤。